第385章 千年大假史 (第1/1页)

孔明自是压根不知道自己被惦记的。 轻吁了一口气打量着手上的简要记录,一丝笑容也难以遏制的挂在嘴角上。 勿论其他,单单这豆腐之法便足以兴国,一力推行已略为勉强。 而如果再加上那些林林总总的研究,可做之事何其多也? 有子敬相助本该振奋,但如今看看需要忙的事情,孔明反倒是感觉压力更大了。 “夫子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亦有感。” 孔明低声叹道: “吾生有涯矣……若欲明理,唯有科举揽贤才,太学兴教育之法也。” 庞统法正等人亦是低声赞同。 对他们如今来说,击败曹操已非头等大事,能复现这千年后盛世之几成,方为毕生之所求。 忙于学业者畅想压岁钱几何,成家立业者计算还有几天假期。 “汉效先秦,置官舍以令官吏当值,其中行事至今……颇为混乱。” 这话也顿时让所有人皆恍然,想想不过四五年前曹贼提军数十万南下来势汹汹,似要毕其枭业于一役。 除此之外,腊日、过年、冬至夏至、三伏、上元等等都有一天假期,一年林林总总算下来大概有接近八十天假期,属于是大假没有小假不断。 既无场地,也无衣食,甚至造纸工坊都还未走上正轨,而且令农官去各县教的新耕种之法也需要耗费不少人力,忙于种地的百姓也自是没空来长安参加科举。 “再过十日便开首试,贤良英才自为汉用也。” 狙公朝三暮四之事多讽此公不诚,但方才所言之调休并无此意。 后知后觉发现厅内没人说话,马超赶忙找补。 毕竟这说是调休,但根据这后世计算来看,汉唐一岁之休沐时间,相差不过十日左右,短其月休增其节休便可令军师告恩,此事与那狙公的“朝三暮四”倒是颇为相类。 刘备摇摇头似是想起了昔日做官时的种种,略一叹气道: “合休沐日以便同庆,此制后世评之无错,颇……近乎人情。” 于是众人纷纷一起举杯,就着光幕上缓缓黯淡下去的盛景,举杯同饮。 到了唐朝,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官员变得更忙,百姓娱乐需求也有所增长,休假制度也有了改变。 刘备宽慰道,随即还有解释: 结果至如今,时事皆异,恐曹之心早已没有,也令人多有感叹。 虽然冷了点,但念在玄德公补贴部分食宿的情况下,各地的年轻贤良们也纷纷表示很有兴趣。 另外根据父母离驻地的远近,有十五至三十五日不等的探亲假;子女成年能休三天,子女成婚能休九天,五月还有半个月的假期谓“田事”,九月还有半月假期谓“制寒衣”。 汉代的五日一休沐到唐朝变成了“十日一休沐”,看起来似乎比汉朝苦了不少,但是嘛,唐朝有黄金周啊。 孔明也知道自己心急,拱拱手也不再言语。 压岁钱刚才已经说过了,那么现在说的自然就是假期。 或许是为了提振军师们的精神,刘备主动斟了一樽酒,目光在室内所有人脸上郑重扫了一圈,最终举杯向光幕道: “炎汉能有千里之志,能始于足下,幸赖诸位同志者,当饮之。” 不过……刘备一时间想的有些悠远了。 因为汉朝官吏施行的是寄宿制,即吃住办公都在衙门里,这五日一休沐也是给普通小吏一个回家与亲朋团聚的时间。 至少,方才那等举国欢庆一宵中之景,恐怕这辈子都要勒在脑中难以忘怀了。 最终便是时间一推再推,好不容易才定在了十一月初。 “不如便等今岁,依其试行调休。” 不过受限于汉代的生产力以及娱乐条件,事实上给你一个长假也没什么好玩儿的,整体属于小假不断大假没有的状态。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孔明等人皆难以控制的将脑袋转向了刘备那边。 这般颇为肉麻的赞叹让刘备哭笑不得,心中都有些脸红了。 说白了就是干四天休息一天,好让你有时间去休息沐浴。 调休二字简单易懂,庞统当即笑吟吟赞道: “主公真乃有圣王之风也。” 马超更是直接将想法脱口而出,在寂静的厅内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那豆腐之法学起来麻烦,这休沐仿起来应当……啊主公,此乃我乱说的。” 繁多烟花景色逐渐淡去,那年轻人的声影也重新出现在光幕当中。 还定三秦之后这场科举筹划了很久,本来七八月份应正是好时节才对,但过分残破的关中打乱了这个计划。 汉朝时候的假期相当简单,奉行的是“五日一休沐”。 “孔明莫急,如今雍凉关中汉中各县之良才,皆已至长安。” “孟起何有乱言?此言十分在理。” 【一般来说,到了新年之后,最让咱们老百姓关注的也就两个东西了。 元旦、冬至、清明休七天,中秋夏至休三天,上元、中元、端午、重阳等等小节日也都有一天假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