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头风是传统 (第1/1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汉长安。 张飞看了看光幕,随后选择将手上的纸条默默捻碎。 方才那宋皇赵大求领军之法,张飞一琢磨: 二哥守荆州,子龙临江东,兄长忙内政,军师搞工学。 就连马孟起这半年来亦是闲居长安周转于各处。 那,若论领兵之法,若说开边心得,此时厅中,舍俺其谁? 结果张飞自己还在考虑如何总结从益州到长安这一路北伐之要领呢,便看到光幕上飘过去的文字: 〖李世民:汝可知盛唐神威炮?〗 此言之后,光幕上闪动着的唐臣名字便多了起来,几乎皆乃此前后世说初唐史曾涉及过的名字。 冠名李靖者,从容叙述唐炮如何令吐谷浑骑兵战力全无,最终毕其功于一役,擒其可汗得青海之土,中间还有名为裴行俭的补充。 冠名阎立德者,则是简述了唐炮的简单原理,并称其中最秘者当属火药配比,毫厘之差便能致使声威相差数倍。 于是张飞只能默默将方才兴致勃勃所写的领兵之法悄悄揉碎。 唐之诸臣说的简略,但也足够让张飞神往了,于是顺理成章将目光看向了孔明: “军师可有天威……” 或是嫌其名头不足,张飞略微琢磨了一下道: “可有大汉天威将军炮?” 孔明一时啼笑皆非,一边看着光幕上那李靖和阎立德所言,一边执笔写字,一边还有余裕劝说张飞: “翼德长那唐皇数百岁,何必争此虚名也?” 简单一句话便让张飞心中的好胜心暂时熄灭,但还是难免对那火炮相当向往,故而还是追问道: “何时能见军师所造之炮?” 毕竟按那李靖所说,此物于战场上的声威着实骇人也,张飞很想亲自领这么一门对那曹贼试试其威。 庞统不知晓张飞心中所想,出声解释道: “等火炮堪用,自可召军卒训练,并于军中开辟神炮营。” 张飞闻言顿时喜上眉梢: “以军师之智必指日可待,俺愿学炮也!” 旁边的马超咧咧嘴,心里打算等散场后须私下问问玄德公。 安抚好张飞之后,庞统心中倒是一叹。 事实上从开始试制炮之后,便可称困难重重。 铁炮难铸易炸,铜炮质软价贵,皆非铸炮良材,孔明称恐怕须试那“合金”之法,目前还未试出来合适的炮身配方。 这些问题那唐朝也都有遇到,比如庞统看的清楚,方才这李靖军神述说火炮在吐谷浑交战时,有近两成炮还未燃射便已废,随后交战中射的愈久废的便愈多。 从火炮入场到吐谷浑贼酋落马被擒,不过射了五轮,拉至青海的火炮便已碎了十之七八,难堪再战。 因而庞统觉得,若欲速成这火炮之研究,或需…… 还不待他想完,便见孔明已经将纸条写就,随后学着此前主公那般将纸条团起,直接屈指弹入光幕中: 〖诸葛亮:阎将作既已作铁箍木炮,何不试以铁箍铜炮身,层叠两层以求威力更胜也? 李世民:武侯之识通贯今古,岂虚言哉?! 阎立德:以铁箍铜,复包铜皮,再行箍铁,以他物填充其隙? 诸葛亮:阎将作无愧后世之赞叹,果乃工学贤才也,至于那火药难携之法,吾亦有猜测之法。 ……〗 甘露殿中。 眼看着光幕上诸葛武侯称等三个月之后自己的好消息,阎立德也是真心实意赞道: “诸葛武侯无愧千古奇才之名,果有令人醍醐灌顶之见!” 听闻阎立德如此说,站在一旁的李世民脸上顿时浮现一丝与有荣焉的骄傲之色: “然也!” 阎立德赞同的猛点头,随后解释道: “青海之役,除开炮身不坚外,士卒多称填药难也。” “火炮中药粉填者寡则炮声无力,填者益又反倒难燃也。” “五雷署皆以为,当根据炮身大小计算药粉用量,列入炮营典法。” “武侯则称,火药难燃非因填药丰益,乃是因火药粉之间无间隙也。” 阎立德愈说愈兴奋,他原以为火药粉研磨愈细则愈佳,武侯用灶中生活须通风的简单道理告诉他,火药之燃亦需气也。 此刻阎立德恨不能光幕赶紧散场,他要赶忙回去尝试一番。 因为他有预感,武侯所说很可能是真的。 李世民听的不是很懂,但眼看阎立德如此激动也知定是紧要之事,于是也堆出笑容点头称赞: “善。” 随后想起一事追问道: “既得武侯提点,可有报之?” 阎立德赶忙点头: “铭武侯火炮火药提点之恩,臣以五雷署火药配方谢之。” 李世民这才点点头道: “那便好。” … 孔明伸了个懒腰,看着面前本子上记载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与这阎立德之交流,果受益匪浅也。 同时也暗暗咋舌这唐之富裕。 如今玄德公虽一路连胜,但还未进中原得膏腴之地,故而麾下粮草、盐糖、纸铁锦煤等皆需精打细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