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说着心中不免发寒,对方的心机当真让人不寒而栗。

两人都没有说得明白,心中对于对方的心思却已猜出了个大概。想来对方先找到这封信,涂抹上毒药后在路上随便找了个小乞儿要他带到开封府。之所以不说要直接交到包拯手里,而是交给四大护卫之中任何一个人手里,是因为想到若是直接交给包拯,那么这信上暗布的机关就起不了作用了!

大部分熟知开封府事物的人都清楚,凡是交给包拯的状纸或是其他东西一般都会先通过公孙策这一关,公孙策作为开封府的主簿兼大夫,对于毒性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检验方法。就算是在大街上有人拦轿喊冤,一般情况下状纸也都是先经过公孙策的手才会交到包拯那里。

但是四大护卫却不一样了。他们作为开封府直系的属下,首先受到的信任就和他人不同。再加上对方指名要交给他们以上的人,代表这信他们也有权知道,所以收到信的人一定会先打开来看看其中有什么。但是看了信的内容,他们之中无论是谁想到的第一件事恐怕都是要立刻将此事告诉包大人,因此方才张龙才能够不经过公孙策的手就将信呈给包拯,之后才让公孙策见到。

再说用毒,若只是一般毒药,公孙策拿到的时候通常都可以发觉。但是这封信却不一样,在没混合茶水之前,这张信笺可以说只是一封普通的信而已,公孙策后来拿在手中没发现实属正常。同理,就如先前所说,无论是谁拿到信都不会有心情一边喝茶一边看,只有包拯有可能一在看信的同时喝茶并且和其他人——比如公孙策——谈论信中的内容。这样一来,对方的目标昭然若揭!

这种手段与众人每一个步骤可能做的事显然都在对方的预料之中,所以公孙策和展昭感觉到心寒也是理所应当的。显然,对方绝对是个不容小觑的厉害对手。

而此时,会做出这种安排的,最大的嫌疑人毋庸置疑,正是十六刺的成员!

想通这节,展昭心惊的同时却也不得不佩服公孙策的细心。只是将事情反复想了一下,又忍不住奇道:“等等,先生,照你如此说来,这封信应该是有人故意设的陷阱,那么信中内容?”

公孙策微微蹙了下眉,视线落在那信上:“这其中所提学生不敢确定,眼下大人虽然无恙,但毕竟还在昏迷。信来的蹊跷,具体如何我们也不知道,所以——”他想了一下,抬头看着展昭,那双睿智的眼中隐隐有光华闪过:

“展护卫,现在事不宜迟,你立刻告诉王朝马汉还有张龙赵虎四位护卫,让他们带人去寻找先前送信的乞儿,那个人会是这件事最重要的证人。而你则前去刑部一趟,务必找出这封信的来处——至少也要知道,究竟是什么人找到了这样的线索,那个人现在又如何!”

“展昭明白!”

向着公孙策点了点头,展昭心知事不宜迟,也就不做他言,收好那封信就向院外走去。府中的安危他暂时不担心,毕竟还有那个隐在暗处的白玉堂。

白玉堂——唉,他和他那笔烂账,就先放一放罢!毕竟正事要紧。至于以后——以后……

……

到了刑部,凭借展昭的身份很快就查到一些东西,至于核心的资料虽然不能轻易接触,但是当展昭拿出当初皇上以及刑部尚书留下的调令和权利后那些人也都乖乖放行了。这让展昭在调查事情是省了不少事情。

他毕竟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官职比起正三品的刑部尚书只差正一级,在刑部又因为身份与自身能力比较吃得开,这一趟走来找到不少线索。尤其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作为六扇门之首,刑部确实曾经派人出去调查过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但是这些线索毕竟还是不够,展昭想了一下,立刻做出决定找上刑部尚书府中,将事情的轻重缓急细细叙说了一遍。刑部尚书心中明白,能让开封府如此重视的绝对不是什么小事,因此虽然有些东西是忌讳,却也都拐弯抹角隐晦的说给展昭听了。

只是出于谨慎心理,展昭只告诉刑部尚书说开封府收到关于当朝太师信的事宜,却没提起信中内容。刑部尚书是个老人精,自然之道展昭语言不明的原因,也不询问,打定了主意来个明哲保身。两人于此事心中明白,却无人挑明,展昭径自微笑着告辞离去。

然而在路过刑部门前时,议题外的发现有人抬着什么进了刑部侧门。展昭心知有异。便跟着进去,一问才知到,竟有人死在城南不起眼的地方。而这人之所以被隐秘抬回而不是开堂认尸,却是因为那人正是先前派去调查和太师有关之事的人!

展昭得知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