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2/4页)

前的酒味则是另一个变数了,既然早已猜透对方的计划,包拯和公孙策当然可以从容不迫的作出布置,并且以身为饵,只为钓鱼而已。

同时,为防万一,白玉堂那里又是开封府的另一个后招:倘若姬子媚会亲身前才进行刺杀,那么自然中了自己的下怀。但若是姬子媚在白玉堂的咄咄逼人之下没有亲自前来而是留在栖凤楼,那么那时的她无论再怎么镇定,定然会关心这边刺杀的结果,因此心中有事导致分心,也就难以集中精神。白玉堂再故意盛气凌人些也好,让人琢磨不透些也好,总之在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套出姬子媚的话来。

白玉堂会出现在栖凤楼,本身就已经大出姬子媚的预料,他再在对方心神不定的时候打出玄木这张牌,更容易让对方心中受到震动——由此,再做些心理暗示,一句“老板娘倒是很关心展昭啊!这点小事都知道个清楚!”就让姬子媚露了马脚。

若是姬子媚继续楚楚可怜的装无辜,白玉堂恐怕还要多用些手段。只是对方沉不住气,终于还是露出了决绝的态度,如此,就等于承认了先前所有事情,也就是承认了她正是十六刺的一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连消带打再加上暗示套话,若是如此都不能套住姬子媚,那么就算是智如包拯公孙策,稳如展昭,绝如白玉堂,也不得不佩服与头疼她的心思慎密与稳如泰山了。

不过到最后,姬子媚终究只是个凡人。

白玉堂笑的发冷,手中抵着那人颈子画影却没半点犹豫。反是姬子媚双目中光芒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事到如今,五爷倒是想知道,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或者干脆直接承认了自己就是十六刺中人,和五爷回开封府弄个清楚明白也不错!”

被这话刺的全身一个激灵,姬子媚不惊反笑:“好啊!好一个白五爷!好威风好煞气!你倒是当真做了朝廷的走狗!”

“好说!”白玉堂笑的愈发冷煞,一双眼中已满满的都是杀意——这女人说什么不好,却偏挑了他白五爷最恨的一点来说,果然是活得不耐烦了!“你倒是说的痛快!哼,五爷如何,却由不得你评说!”

看着那双益发冷煞的眼,姬子媚却没躲闪,而是微微扬了下巴笑了。

——白玉堂,你最好更加生气!气的直接杀了我最好!

……

“也就是说,现在你们有机会反制十六刺?”

听完包拯的叙述,八贤王只是不紧不慢的问了一句,手中的瓷盖依旧慢条斯理的在茶盏上轻轻滑动,只是一双凤眼微眯,满满溢出几分若有所思。

“只是有机会,却并非一定。毕竟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是么?”包拯微笑捻须,意有所指。

“哦?何解啊?”

“王爷方才不是也说,十六刺是半官府半江湖的组织么?若非已经有所了解。岂会如此用词?”包拯答得巧妙,既不正面解释,也不做出解说,反而问起了八贤王。

闻言八贤王不由得大笑:“包拯啊包拯!你果然还是——也罢!别和本王来这一套,十六刺的事,你我心知肚明,想来那庞老头和上面那位也清楚。我只问你,这回你有把握么?”

“无。”

“无?”

八贤王一挑眉,目光灼灼:“你来就是告诉本王,无把握?”

“是。”包拯轻轻低了头,面上的思绪尽敛。

“……”八贤王沉默了一下,他看着下首那个微微敛了眉目的官员,低眉顺首,语调正常,坐着的时候依旧守着官节——此时他的姿势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但赵德芳的脑海中却忽然忆起了多年前,那个曾经毫不犹豫的拿书敲上比他自己大很多的官员的脑袋,对谁都是不卑不亢死不肯俯首的青年。

恍惚间目光落在那人的身后,那道红色的身影即使是坐着依旧挺拔笔直,那道脊梁不曾有丝毫弯曲与佝偻,仿佛天塌下来也能就这般稳稳撑住一样。这般稳稳的——他以后还会如此么?

他想起了当初自己曾对青年说过的话:

“展昭,你很好,真的很好。看着你这双清澈到剔透的眼睛总是一件让人心旷神怡的事——虽然我很希望你的眼睛永远这般清澈无尘,但是,有的时候,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啊!”

世事今后如何?赵德芳从来不愿去臆测。

他轻轻叹了口气,忽然感叹着说道:“包拯,你,变了。”

包拯闻言全身一震,他抬头看着八贤王神色复杂的眼,却只是摇了摇头:“不,包拯没变!”

八贤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