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2/4页)

只是为了后面的计划做准备罢了。而且,她也没不自量力的以为刺杀一个皇帝当真那么轻易,虽然在那一刻,她其实是故意刺偏了位置……

而后所有一切都在按着她所想的方向进行:白玉堂回陷空岛,展昭因为皇帝被刺杀的案件四处查访,然后,不等她找人安排引展昭前去寻找白玉堂,白玉堂已然一封书信将展昭叫去——意料之外,却是计划之中,反省了她许多事。

为了将那两个人困住,边胧玉自认已是殚精竭虑。她细细推敲过每个步骤,直到顺利将他们困在画舫。然而就是在此,却因为自己一时心软,终究不愿对他们下杀手——对白玉堂是不忍,对展昭,却是不愿事后那人会去恨她——一招走错,几乎满盘尽输。

先前一直想着如何困住他们,却又忽略了开封府中的另外两个人。这一次,边胧玉惨败,这是她自学艺有成来第一次吃了败仗,败在开封府,也败在自己不应该有的感情上。白玉堂和展昭最后赶回来打破了她全部计划——倘若只有公孙策的药物,或者包拯的陷阱,她自问有能力脱身出来。但是再加上那两人的武功……

清醒过后,再想反击却已失了机会。“那人”干净利落的判了自己刺杀失败,趁着自己昏迷的过程中将刺杀的任务交给了玄木,全然不管自己并未丧命,也未自动放弃。

边胧玉知道自己不甘心,但是现在要她再选一次,当时在画舫上,对那人她恐怕依旧下不了手。

这些事情再说已是多余。趁着刚刚清醒身体未回复的时候,她翻了这些时日发生的事,忽然敏感的察觉到——先前无面的线索太过片面,他说那两人是情人关系,却仅仅是凭着一次跟踪所得出的结论。

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无面的跟踪从头到尾都在那两人的掌握之中,甚至之后就凭借着这样一件事对那两人起了轻视之心——这点从无面之后的记录里能看出来。那么谁能保证,这两人所谓的“情人”关系不是在做戏?

敏感的察觉到这个事实, 边胧玉顿时觉得自己脑海豁然开朗,接着一种又一种想法在心里不断被推敲出来:无面是如何死的那段情景无人知晓,组织眼线的报告也仅仅是到无面那两个人进了展昭的卧室,接着这次刺杀就失败了。那两人自尽,断了所有线索……

再详细的想一下,边胧玉越来越觉得无面传回的消息很可能是中了对方的圈套。若是那两人真的是那种关系,或者可以瞒过一般人,可以瞒过刑部官员上司亲人,但是要想瞒过在接到人物之时仔细将开封府中所有人的资料都调查一遍的组织却是件难事。

更何况在自己刺杀包拯之前,一直都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那两人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相处模式也没有什么亲密的地方……

忽然,那天在开封府里,包拯所说的话又浮上她的脑海:

“也许边姑娘你不知道吧——若是真的白五侠,绝对不会离展护卫那么远,也不会显得那么生分——这两位之间,实在是缺乏了真正的他们之间的亲密感。”

亲密感——那时自己已经先入为主在怀疑那两人的关系,玄木事前告诉自己的话语焉不详,而自己则理所当然的认为,所谓亲密感就是和记录中所说的那样——但是为什么不会是另一种可能性?或者从头到尾,这场感情只是一个骗局?

想到这一点,边胧玉“霍”的站起身,脑海中反复只想着这件事的真假性:倘若他们这个关系从头到尾只是演戏,倘若她做一次试探,那么……

念头一起,顿时如春风吹过的野草般在心底深处疯狂的滋长出来,边胧玉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深处的那种近乎于渴望的想法,她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却不可得,终于还是决定去做一个试探:不是刺杀,只是单纯的试探……

因此也就有了现在在汴京传养的“流言”。只是,边胧玉却没想到,自己此次的作为,在之后竟会演变成怎样的后果。

……

之八

流言传开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只是短短三天就已经在京城以及京城周边城市传开了。周边城市的普通百姓对此只是当作谈资,感叹一下如今人心不古,作为官场中人却做出如此有伤风化之事,之后也就算是不了了之。

但在汴京,知晓昭白二人的人太多,连带的这种传言也就愈演愈烈,再加上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导致开封府几乎所有人都有些寸步难行。

倒是有很多受过展昭获白玉堂恩惠的老板店家在自家酒楼听到这种传言二话不说就制止,甚至拿起算盘赶人,也有感念他们平素作为的人表示相信他们。但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