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比如,现在日本国内有些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已经在为二战中自己的行为而小声辩护:

“我们当初只是为了让亚洲从西方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而实现共存共荣才这么做的,

只是出于一种无法推脱的义务上的考虑。”

我们只能把这种语话理解为“造势”,它和“进入中国”等语汇一样,都是日本殚精竭

虑仔细选择的。所以,为什么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朝鲜、韩国)对日本的言论这么敏

感,因为,他们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危险气味。

联系到台湾问题上日本的态度,还有中国的核试验问题,日美新安保体系的确立,以及

日本国内蠢蠢欲动的改宪论调——美其名曰“在国际事务中起更重要的作用”,亚洲国家内

心的想法是:谁起作用都行,日本一起作用我们就忐忑不安。

日本的民间政策机构世界和平研究所最近发表了一份《日本综合战略大纲》的报告。

报告开宗明义他说,宪法并非不灭的大典,认国家利益考虑为正确的修订根据。这个研

究所的所长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日本前首相、被称为“超级鹰派”,的中曾根康弘。他竭力赞

同在冷战后把中国作为“第一大假想敌”进行牵制和制订日本今后的亚洲战略:拉拢东盟国

家,与越南进行防卫对话,同朝鲜改善关系。投入25万亿日元的巨大预算,推进中期防卫

计划——而且这一切都要在不刺激中国的情况下开展,也就是说,悄悄地、温和而坚决地推

行。

日美安保体制的重新定义,其最关键的内容是针对中国的。美国为了达到自己的长远战

略目标,为了使这个战略目标中针对中国的想法能得以顺利贯彻,克林顿在东京假惺惺对桥

本说:现在是美国和日本共同领导世界的时候了。并再交重申支持日本得到联合国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的座位。

这无疑对日本打了一针强心针。

并且使日本又进入新幻想时代。

其实,美国谁也不能领导,它只能领导它自己。

日本谁也不能领导,有时候连它自己都领导不了。

所以说,韬光养晦对于日本才是最重要的。韬光养晦,第一是要自省,对自己以往的所

作所为正确、深刻地予以认识;自省还包含着,对自己这种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策予以检

讨。如果仍将自己视为美国监护下的孩子,日本的立国基础就总有崩溃的那一天,第二,韬

光养晦有利于日本培养自己的德行。人要有德行才能立于世,国家也要具备德行才能赢得其

他国家的尊重。日本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具体到前面所说的“三流产品”,具体到日本

的一些很有名气的公司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欺诈及以次充好的行为(北京的消

费者对“松下“及“索尼”的控告就是一例),具体到日本对中国的以怨报德——这些表现

难道不需要好好修炼吗?第三,作为无条件投降的日本而且其认罪态度远比不上德国这一事

实,考虑到亚洲国家的敏感心理,日本在修宪、防卫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及跟美国结

盟的限度上应慎之又慎,千万别一看气候适宜,马上就想跳将出来充当角色——甚至要充当

领导角色,这是一种典型的暴富者心态。李光耀就曾经说过,他最担心的就是日本在亚洲行

使武力。

在某种意义上,日本的无所作为就是对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4.中国不应同意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

当日本在世界各地鞠躬打揖,希望其他国家支持他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同

时,中国应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在目前的情况下,日本的想法不太成熟,我们不支持日

本获得这个席位。

联合国是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由盟国倡议成立的。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虽然

在战后五十年期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把“放弃根据国权发动的战争”写进了宪法。但

是,要作为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种要求显然对联合国的初始构想提出了道义上难以解

决的问题。这并非说,将永远把日本排除在将会对世界发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