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 (第1/4页)

着。

都没人注意墙上有什么,都察院那些人哪懂农业,看老爷子兴致勃勃的跟学院的老师们谈着选育时,他们则东张西望,看到墙上刻着画就着意看起,并且惊呼了一声。康熙脸色一变本想斥责他的大惊小怪,可被指着看了墙上的画,就没功夫去问他的君前失仪之罪了,围着墙走了圈,什么话也没说就默默的离开了。

上书房的张庭玉和马齐也面色如土,看来这事可能有点大了,宝宝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跟胤禛商量一下。

“快派人去铲了,总之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老爷子不开口,就是保护了。”福晋马上当机立断。

苏荔想想,福晋这话倒是真的,看到的人不多,又是皇孙,大家不会没事找事,趁早铲了,让老爷子面子保住了,大家看有了动作,自然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看看宝宝的神色,他怎么会想不到要铲了?就是因为舍不得才回来商量的吧。

“爷,你看老爷子会怎么看这事儿?”苏荔看着半天不说话的胤禛。

“先别铲吧!明天宝宝写个请罪折子,你带进去。”胤禛轻轻的敲着额头。

“要解释吗?”苏荔觉得胤禛这是等于什么也没说。

“请罪不是为了那个墙画,就写办学只是给天下非读书人一条吃饭之路,若有贤者,自要送往国子监学习圣人之道。”胤禛看着宝宝说道。

宝宝想想点点头,拿过纸笔沉呤了一下,很快写出底稿递于胤禛,胤禛看完笑着点点头,顺手给了苏荔。

苏荔看完,想了想,胤禛让宝宝避重就轻,可是这样能行吗?就算那些官员们不会上折子弹劾,其它人呢?再说避重就轻,只会让老爷子觉得厌烦吧!

“这不是避重就轻,而是让国子监知道,咱们的学院不是走官场正途,里面的都不是读书人,于是也就不是国家的栋梁,让他们和老爷子都放心。”胤禛知道苏荔不懂,解释了一下。

“这话我早就跟老爷子说过啊!本来就没想过要跟天下的读书人争饭碗啊!”苏荔愣了一下,脱口而出。

“可是国之监和那些爷们不知道。写了请罪折,上了报,大家就都明白了。”胤禛白了她一眼。苏荔想想有些无奈,原来光走上层路线也不行的。胤禛这不是避重就轻,而是向大家表明态度,这不是四爷府给自己培养班底,如果都不是读书人了,画个千里饿琈图又能如何呢?

“国子监真无聊!”苏荔想想恨恨的骂道。

“别胡说,老爷子早就说过,不能得罪天下的读书人。为贫人做再多事,可是得罪了读书人,还是白干。”胤禛轻叹了一口气。

第241章 与孔夫子联姻

荔突然想到电视剧里雍正也说过这么类似的话,史书的,一味的为穷人努力,穷人可不知道帮助他们的是谁,况且他们也不识字,不会写书。但得罪了读书人,当政者将永不能翻身。后世对雍正的评价不是用了几百年才慢慢的改变吗?

苏荔再想想看了那么多穿越小说,似乎都把打倒孔子成了共同的首要目标,自己倒是没想过要打倒他,总觉得跟自己没多大的关系。没想到现是竟然是他想来打倒自己,真没天理。把孔子拉下神坛?可能性不大,别说自己了,估计老爷子都没这个胆。六十年,他现在最想的就是稳定,让他灭孔?他先灭了自己。估计希望得放在将来的雍正身上了,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明天老爷子看来不会轻易放过了。”

“老爷子的态度最重要,看看再说吧!只要明天没有弹劾的折子,事情应该不大。”胤禛的好心情也没有了,苏荔点点头,行了一礼带着孩子们回了自己的院子,静静的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康熙也是一夜无眠,他当然知道宝宝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让那些人有紧迫感,让他们知道肩上的责任重大。白天也说了,四个学院,只有农学院还没有效益,而且是唯一一个还在持续投钱的学院。专门建立农学院,找来各地经验丰富的农人和农官来讲课,培养专业的种田人。为什么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说白了,就是填肚子,天下这么多人,张着嘴等饭吃,墙上不刻这个刻什么?听说还翻译了一些海外的资料,跟人谈才知道,原来农业方面,洋人不如大清国做得好,只是大清不会总结,传播不够。这让康熙很高兴,宝宝说得很对,不问怎么知道?可是《千里饿琈图》让康熙觉得如梗在喉。六十年了,一个甲子的努力,他当然知道这些是事实,可是却怎么也不想面对。

苏荔早上跟着胤禛带着宝宝一起默默的站在上书房的门外,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