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部分 (第1/4页)

这个最简单的密码能用一日是一日,一旦传播开来可就不属于独家了。

夏影没说话了。

明瑾也知道要打仗了,拉着温婉的手高兴地问道:“娘,是不是打完这场仗爹就会回家。娘,我到时候就能见到爹爹了,对不对。”不说外面,郡主府也是笼罩在京城的气氛之下。

温婉抱着明瑾,心理很难过。明瑾也要走了。京城里就留下自己一个人了,她要一个人在京城里战斗了:“恩,要打仗了。今年年底你爹就能回家了。”不出意料,白世年年底就能回家。到时候就能一家团聚了。但是这一刻,温婉嗅到了血的味道了。

明瑾沉浸在要见到爹爹的喜悦之中,没有注意到温婉那黯然的神色。明瑾没注意到,但是翎昸却想到了。

翎昸在温婉给他上课的时候问道:“姑姑,皇爷爷去了边城,姑姑是要留在京城吗?”这是翎昸自己问的。跟着温婉学了四年多,翎昸思维早就不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温婉摇头:“姑姑不想留在京城。”温婉说的是她不想留在京城,而不是说她会留在京城。

翎昸松了一口气,不留在京城就好。留在京城总归不是好事:“姑姑是要跟着皇爷爷去边城?还是去海口?”除了这两个地方,翎昸不做他想。跟在皇帝身边安全。另外明睿现在在海口。翎昸之前甚至想过。姑姑是否去年年初就知道皇爷爷想要亲征,所以提前将明睿送走。不过这个念头在温婉说着她不会留在京城就抛开了。

温婉对于翎昸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姑姑会去海口。明睿还在那里呢,明瑾天天说想哥哥了,正好这次去找明睿。”

翎昸迟疑了一会小心地说道:“姑姑,我能跟着去吗?”明睿的信件让翎昸也很向往。这次若是能跟着姑姑去海口,也能见下外面的世界。扩宽眼界。

温婉摇头:“姑姑倒不介意带你去。但是你父王跟母妃不会同意的。”去庄子上跟去海口不一样。去庄子上来回两天路程。若是赶夜路也就一天的事。但是去海口不一样,来回要三四个月。而且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太子跟太子妃是不同意让翎昸去海口的。

翎昸很失望,不过他早猜测到了这个结果,刚才提无非是想争取一把。没有也不会有太大的落差。

一切准备得差不多了。皇帝下圣旨,三皇子跟随皇帝去打仗。太子监国,五皇子跟六皇子辅助。要求一干大臣要尽心辅佐太子。

正在这个时候,温婉上了一道折子。是上折子,不是私底下跟皇帝说的。温婉是请求跟着皇帝一起去边城。

皇帝看了温婉的折子,心头不知道温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皇帝是没直接跟温婉说过他出征温婉留守京城。但是皇帝确定温婉是知道他的打算。两人相处二十多年了,这点默契还是有的。所以对于温婉这不合时宜的折子。皇帝知道肯定有事了。

皇帝跟温婉在御书房里谈了小半天,当初御书房里只有皇帝跟温婉两人,说了什么谈了什么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皇帝咆哮的声音传出了御书房。据说温婉郡主出来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红的。

第二日,温婉郡主上折子,请求离京去海口。皇帝留折不发,温婉郡主直接跪在御书房,不起来。说着若不答应,就不起来。

皇帝大怒。

太子听到温婉要离京的消息大惊:“温婉怎么会想着要离京。”太子还想着趁着皇帝御驾亲征。将温婉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呢!若是温婉离京,他的如意算盘岂不是成空了。温婉是万万不能离京的。

太子妃对于温婉的这一举措,倒是有五分的认同。皇上不答应,那是皇帝的意思。换成她,也想离开京城的。皇帝一旦不在,京城就有危险(也就是说不是温婉自己的地盘了)。温婉不为自己,也要为孩子着想。不过对于温婉的离京,太子妃是持否定态度的。皇上不可能让温婉离京的。

三皇子对于温婉要死要活地要离开京城,表示不理解:“温婉是个聪明人。为什么这次却是在做糊涂事。父皇怎么可能让她离京城呢?”父皇对太子。五皇子。甚至六弟都不放心。就三皇子认为,五皇子跟六皇子都不是太子的对手。唯有温婉坐镇京师。皇帝亲征才能放心。否则后方着火,前方就危难。

幕僚摇头:“郡主就是太聪慧了。知道皇帝要她牵制住太子,所以才想着要离京。王爷你想,太子不管如何都是一国储君。若是做了什么逾越的事情也不好管。郡主地位超然但毕竟是女子。所以郡主才想着离开京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我猜想郡主也知道此计策是行不通,但终究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