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高处 (第1/1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陛下,这高炉如何??” 当杜预笑着给曹髦展示面前的高炉时,曹髦吓了一跳,赶忙走上前,“马公!快下来!下来啊!” 此刻,马钧正站在高炉之上。 曹髦目测了一下,这高炉有两米多高,有三米多长。 马钧看到皇帝忽然到来,也是手忙脚乱的从高炉上爬了下来。 “臣,臣,臣拜见陛下,臣并非是有心僭越,还望,望陛下恕罪!” 按照礼法,马钧是不能站的比皇帝高的,洛阳的建筑高度都不能超出皇宫,总之,他方才站在高处看皇帝,这是僭越的行为。 但是曹髦却不是追问这个,他是怕马钧给摔下来。 这位都一大把年纪了,他要是一摔,能将大魏的科学水平给摔退二十年不止。 他赶忙说道:“马公这是什么话,朕是担心摔伤了您啊,往后可勿要再做危险的事情了,朕不是给你派了人吗?” “元凯?!” 曹髦猛地看向了杜预,眼里带着不满。 杜预赶忙低着头说道:“陛下,是我办事不周” 马钧结结巴巴的说道:“不怪杜尚书,不怪杜尚书,是我要自己做的,年,年轻后生,办事缺,缺乏经验,故而我自己来做的,杜尚书,安排的,的人都很好。” 曹髦握着他的手,严厉的对杜预说道:“多派些人跟在马公的身边,他就是要上去,身边也得有两个人给朕扶着!” “马公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这尚书也勿要再干了!” 尽管马钧也知道杜预乃是皇帝的心腹,此番言语也是在安抚自己,可听到皇帝这么说,他心里就是莫名的感动,他当初在庙堂里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如今更是一个寻常的退休老头,竟能得到皇帝的这般厚爱。 杜预领命,再三表示,往后绝对不会让老爷子犯险。 曹髦这才跟着他们看向了面前的高炉。 高炉冶炼法。 古代华夏的钢铁制造一直都是在世界前沿的,而其中第二次钢铁冶炼技术的大规模突破,则是发生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实在这个时期,很多科学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曹髦猜测,这大概是因为社会风气剧变,礼法的约束力下降的原因在后汉,你要是整日去研究那些发明,那你就是不务正业,连诗歌在后汉都是不务正业,何况是科学发明呢。 可在魏晋,你跟猪一同抢食都没有人管你,还夸伱放荡不羁,有点科学发明的小爱好又怎么了?根本无人在乎。 于是乎,科学家辈出,大族子弟们闲的没事干,开始搞各种兴趣爱好。 马钧同样是大族子弟,扶风马氏啊,郑玄当初的老师马融,就是这个扶风马氏的。 放在后汉太平时候,马钧要是敢放着家传经学不去琢磨,跑过去搞科研,他宗族里的长辈能将他的腿给打断! 曹髦就跟杜预说起了这个冶炼法。 马钧果然没有让曹髦失望。 此刻,马钧正给曹髦解释着面前的这高炉。 马钧改变了用木炭冶炼的方式,改用煤炭,另外,他在高炉内增设“火墙”。 这使生铁中的含碳量大大提高,另外,他还在改进煮钢法,这煮钢法同样是出现在魏晋时期的新东西,在东汉末年方才出现了第一次正式记载,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曹髦听着马钧的讲述,心情异常的激动。 比起那些农具,这冶炼技术的提升,对整个大魏的提升实在是太巨大了。 冶炼技术提升之后,无论是农具,还是兵器,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农具质量提升会加快农业的发展,而兵器的质量提升这就不必多说了。 当魏国甲士的武器跟蜀国甲士的武器碰撞时,蜀国甲士的武器被砍断,那是个什么场景?? 技术上的碾压,加上这高亢的士气,蜀国拿头跟魏国打仗?? 也就是曹髦的养气功夫不错,否则,此刻他定要仰头大笑。 科学的力量啊。 他看向马钧的眼神也是愈发的柔和,他只是给马钧讲述了一些想法,包括保存热量之类的,而其余的事情,都是马钧自己通过实践搞出来的。 他记得,蜀国跟吴国其实也有科学家,只是不得重用。 可名字却记不清楚了,不过也不要紧,等到灭掉这两国之后,招纳过来就好。 曹髦笑着说道:“除却这冶炼外,还有开采也是可以想出更好办法来的。” “不知马公可曾看过《范子计然》?” “自然是看过的。” 曹髦笑着说道:“此书内记载,硝石出陇道而当今那些好服散的人,喜欢炼各种散药来食” 听到这句话,杜预脸色大变,赶忙说道:“陛下,这诸散绝非是什么善物。” “你勿要惧怕,朕不是要让马公帮着炼药,朕是想让马公想想另外一件事” 火药的历史其实是很长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火药配方的相关记载是在隋唐时期,火药正式被运用在战争是在唐朝末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