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可宋金刚却在岭南时亲眼见证了宋智不甘为人下的态度,是以到底这洛阳是元越泽说了算,还是宋智说了算,他不敢确定,故出口以话语试探。但答案显然让他很失望,因为元越泽的回答模棱两可,听得宋金刚更是糊涂。

宋金刚讪讪道:“元兄所言在理。当今中原势力混杂,真正几方有势力的,不过是巴蜀,飞马牧场,关中李唐,以及元兄罢了。”

巴蜀与飞马牧场,如今可以说是自成一国,巴蜀有地理优势,飞马牧场却有‘科技’及人力优势,因为一方面有成名一甲子以上的高人鲁妙子坐镇,他明了太多守城的新工具,又凭借武力干掉四大寇,威名空前之盛。另一方面,商青雅早于元越泽大婚后就对外宣布:“飞马牧场将恪守祖训,永久保持中立。”

是以各方有野心的人是有贼心没贼胆,又因战马所需,只能眼看飞马牧场在江北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国家。

不过宋金刚刚刚提到元越泽也算有势力的一方,显然只是碍不下情面而已,加上他又没提起刘武周,反倒更显出他的客观与实在。

元越泽干笑一声道:“宋兄太客气了,眼下洛阳只是一个孤城,哪里算得上真正有势力。”

宋金刚正容道:“过去天下群雄中,论声势自要数战无不胜的李密为,但论实力则以窦建德和杜伏威不相上下,元兄是否同意在下作此谬论。”

李密已成过去,不过也只是不久前的事实。

元越泽道:“李密最终还是败了,他凭什么与窦建德和杜伏威相比。”

宋金刚尴尬一笑,外人眼中,李密的确是败在元越泽手上,但也绝不是元越泽所评价那般不堪,于是开口道:“李密和杜伏威的分别,在于一个要收买人心,另一个则只求胜利不择手段。故前者采行募兵制,而后者则从一开始便强征平民入伍。因此杜伏威每能在短时间内补足兵源,只要兵器粮马各方面应付得来便成。此法的弊处是兵卒杂而不精,士气散漫。但在杜伏威严苛的手段压制下,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出乱子的。”

元越泽隐隐把握到了宋金刚此行的目的,并不答话,继续仰望星空。

宋金刚再补充道:“杜伏威声势虽盛,照我看却是个没有大志的人。有大志者,眼光岂会如此短浅,只顾目前之利。”

他本欲再给李密几句好评价,但李密早成过去,是以只有硬生生的将话题打住。

元越泽心念电转间,已猜测出宋金刚此行的目的:如今情势有些微妙,洛阳虽是一座兵力稀少的孤城,但李密新败,本是投诚在他手下的宇文阀,徐圆朗皆独自去占地称王,复又在鲁郡,彭城,梁都等地与窦建德,孟海公争战不休,以图扩大战果,故无暇兼顾洛阳。西边的最大威胁李阀则有占据西秦的薛举父子和李轨这两个后顾之忧,又有虎视眈眈,伺机欲动的刘武周和梁师都,即使李世民能掀起滔天的风浪,一时也不会波及到洛阳。

但这并不意味着元越泽与洛阳将会一直高枕无忧。盖因元越泽的名声摆在那里,而且后面还有个宋阀。不过宋阀目前却可以无视,一是由于鞭长莫及,二是由于宋阀的士兵皆为僚兵,其战斗力在北方会明显下降,最重要的一点是,宋阀失去了威震天下的无敌统帅,‘天刀’宋缺领导,其震慑力早已大不如从前。

那么,眼下元越泽与洛阳的最大威胁只是来自与南方的几大势力,萧铣,林世宏都因地处宋阀与元越泽之间,加上南方势力本就比北方混乱,是以他们并不敢随意乱来。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江淮的杜伏威,这也正是宋金刚为何在话语里反复提起杜伏威的根本原因所在。以如今关中以东的形势来看,新秦霸王薛举上趟被李世民所败,痛定思变,正密锣紧鼓准备大举反攻,那时长安将自顾不暇,那有能力兼营关外,只能坐看杜伏威耀武扬威。至于窦建德,一天破不了宇文伤和徐圆朗,亦不敢轻率南下,何时才轮到他兵迫东都。只要杜伏威取得江都,便会沿运河北上。再由于杜伏威有整个江淮作后援,不虞有粮食不继之患,那时天下谁还能与江淮劲旅争锋?

宋金刚本就没打算真的从元越泽口中询问出宋阀的出兵意向,那并不重要,只要有脑子的人,都知宋阀不会放弃此良机,他最初只是要打开话题而已。他的目的已经再简单不过:刘武周欲取太原,便以宋金刚前来游说元越泽,以‘共同的敌人’一说来打动元越泽,使他去对付杜伏威,而刘武周则可从容挥军太原,进击关中。

沉思半晌,元越泽摇头道:“宋兄的来意,我已完全明白,但如今洛阳只能勉强顾及自身,包括募兵,练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