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2/4页)

二人随后就座,待仆人上过茶后,厅中的仆人都被纪圭责令退下。

“张先生,今日请你到府上一叙,想必张先生也知,纪某是有事情要与你商量。”因为时间紧迫,纪圭直接开门见山的说:“现在局势如何,张先生也应是心中有数,你可有什么应敌之策?”

纪圭难得的示弱,让张瑜微微一怔。

要说二人同为谋士,在郑平原的帐下共事,虽没有仇怨,并且两人都是品性不错的君子,而不曾暗下过绊子,可总有着竞争的关系,这很正常。

并且纪圭作为郑平原从龙老人,资格和地位在其上,现在为了郑平原,纪圭能放下架子,主动示弱,还真是让人有些佩服了。

“纪先生,有一句话,不知瑜,当讲不当讲。”张瑜沉默了一下,开口。

纪圭拱手:“请张先生务必明说。”

“瑜便说了。纪先生觉得,主公还能自立不?”张瑜声音平缓,说出来,却是极为诛心之语,不可谓不大胆!

纪圭顿时脸色就变了,猛地站起身,想说什么,又颓然坐下。

“主公原本有五郡之地,要是经营得当,这是大好基业,只是现在倾覆之祸就在眼前,而人心纷乱,再无斗志,连主公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后面的话,张瑜没有说,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纪圭虽是郑平原老臣,但也清楚的认识到这点,要是再给出几年时间来发展,未必不能,可眼下……

“而且,怀顾四周,唯一邻居就是魏越,纪先生觉得,吴越的这个魏帝,实力如何?”不等纪圭消化掉刚才的那句话,张瑜又追问了一句:“就算出兵,又可以挽回大局不?”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意(下)

“魏越虽实力强横,但先有水战一败,后有逼死先帝之实,名望受损,士民离心,现在正是焦头烂额,虽登帝位,却无诸侯应和,以后如何不好说。”纪圭定了定神,摇头说着:“就算有大军在手,也不能长久。”

对魏越这几年来的起起伏伏,纪圭看在眼里,只觉感慨。

张瑜继续问道:“那楚王如何?”

说到王弘毅,纪圭的反应激烈了许多,刚刚平复下来的心情,再次激荡起来,他盯着张瑜看了一眼,甚至一瞬间流露出一丝杀意,但是转眼之间,这杀意就退去,黯然的神色浮现出来。

“王弘……哼,楚王的确是一代枭雄,不过,张先生,现在你莫非是为楚王在做说客?”

这语气中,就大是微妙了。

张瑜自是知道,纪圭对自己的建议,产生了猜忌,甚至生死都在一念之间,可这不仅仅为了自己着想,也要为郑平原着想。

他自幼学习辅佐之道,素有才学,辅佐郑平原以来,时日虽短,已是看出,对方并不能见自己意见真的听进去,即便再过几年,他也未必能成为郑平原心腹。

更何况,一年多来接触,他已看出,郑平原虽有守业之才,却无开疆拓土之能,当然,这和形势变化有关。

但是无论怎么样说,郑平原已经失去了机会,现在又恰逢这局面,再不想好对策,只怕,郑平原一族必被王弘毅所灭,到时自己也难得善终。

“纪先生,这天下,已到大争之时。”

“主公对瑜素来不薄,瑜一直来的所作所为,你都看在眼中,从来没有与楚王联系过,更没有食过一粒楚栗,这说客从何谈起?”

“只是现在局面险恶,虽有三郡,却难保全,这时如果以此筹码,方能保全自己和家族,纪先生,现在做出什么决断,方是上策,其实你比瑜更要清楚吧?”

张瑜略带些倦意的叹口气,看向陷入沉思的纪圭:“主公能否度过此劫,保全家世,就全看先生了。”

一片沉默,整个房间,连针落地的声音都可以听见。

“哎。”许久,轻轻长叹一声,纪圭抬起头来,满是疲倦:“还请张先生助某一臂之力,共同说服主公。”

事情到此,纪圭已想通了。

接下来,二人密谈许久,商量了一下,要怎么样说服郑平原接受此事,虽然郑平原已经动摇了,但是动摇不等于劝说容易。

次日一早,郑平原从噩梦之中惊醒,心情不佳的起身,任由侍女替自己穿好衣裳,郑平原命人上了早膳。

刚吃了几口,就大发雷霆的叫来管家,呵斥了一顿。

“……去,把这些都撤下去,本侯看着就没有胃口,再上些清淡的过来。”

“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