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 (第2/4页)

焕直到考完三场,走出考场的大门,被冷风一吹,他还是感觉自己做梦一般,有些头重脚轻。

摇摇有些昏涨的头,向外走去。

远远的就闻见了一股油饼的香味。

张焕连考了三场,此时肚内已是有些饥饿难忍了。

张焕摸了摸钱袋,发现还有着不少富余,站在原地思索了片刻,终下定了决心。

取出几枚钱,他走近了那个油饼摊,向着正在忙碌的老板说:“老板,来十张油饼,一张给我,别的都包起来吧。”

“好这位小哥,请少等片刻,马上好!”刚出锅的喷香油饼,被老板夹出来,稍稍的滴了滴油,就被包好,递了过来。

张焕将钱递了过去,接过油饼包,边走着,吃了一张油饼,食物一下肚,顿时不觉得怎么饿了。

剩下的油饼,他打算路上吃,现在天寒,一天半路程,到了家,还可以剩上五张,将油饼热热,也可以给弟弟妹妹食用。

家里本就荤腥少,吃的都是野菜面疙瘩,弟弟妹妹身体实在是太过单薄了,来前面就有弟弟妹妹吵着想吃油饼。

想到这里,入口的油饼,顿时有些难以下咽,将剩下的油饼包放进包裹里,张焕快步向着前面余先生提过的地方走去。

来时,他是坐的一支商队的顺风车,没花几个钱,回去雇了车回去,实太过奢侈,可走回去,又太过遥远,因此在来前面,余先生就给他一个地址,让他回去的时候,去那里找余先生的一个熟人,对方正好六日傍晚有马车返回白明县,到时候给他再顺路的捎回来。

果然到了那里,对方欣然应允了,还问了下考场的问题,张焕一一答了。

这人见他小小年纪就有着一定的才学,甚至进了考场,越发客气起来,一路上,还请了他与商队的人一同食饭,气氛很是不错。

依旧是一路无话,很快,他就到了家中。

对于他考的怎么样,张父张母问过后,不是太懂,也罢了。

拜见余先生时,询问了后,沉默了片刻,觉得这些题目不算很难,考中的可能甚大,不过不直接点明这一点,只是让他回去等待消息。

一路上已疲倦不堪,吃食带给弟弟妹妹后,张焕头就睡。

次日一早起来,方缓过劲来。

依旧是和往常一样,一起来他就带着砍刀,赶去白明山下砍柴,照样干活补贴家用。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四月是春暖花开,大地复苏。

家里地里的活计也开始多起来,一开始时,张焕还想着前面科举的事情,可随着活计一多,也将这事抛在了脑后。

这一天,张焕依旧是去白明山下砍柴。

眼看着日头升高,木柴也砍的差不多了,张焕将木柴捆好,挑着木柴向家里走去。

刚走到村口里,就听见远处的官道上,有着马蹄声。

张焕一怔,站在向那边看了过去,只见官道上围了不少人,都在那边驻足观看。

或许是有人娶亲,他不甚爱看热闹,看了几眼,向自己家走去。

进了院,将木柴放下,张母给他打好了清水,就是清凉的清水,他洗了脸和手。

母子正说着话时,听见外面有人喊:“张焕可是住在这里?”

是个男子的声音,听声音和问话,不是熟人。

张焕一怔,抬头看母亲,发现张母也怔住了。

就是这一会时间,有熟人进了院,是个邻居,指着外面,说:“张焕,你去看看,是衙门来人到了你家门口,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衙门来人?

听到这话,张母第一个反应是害怕。

脸色苍白的看向儿子:“儿啊,这是怎么样回事,衙门怎么来人了?”

张焕却立刻想到了科举。

“娘,莫要怕,兴许不是坏事。”张焕安抚着说,出了院落。

门外站着二个衙役,后来跟着几个村人,为首的一人,看着出来一人,就问着:“你可是张焕?”

张焕一拱手:“在下正是张焕,不知您这是……”

“相公,中了,中了,二榜第三名啊!”

相公本是宰相之称,但现在凡是中了秀才者,都可称相公了。

“张相公,这次得中秀才,使白明县增光,县令大人让我给您送来十两赠仪,还有十亩田地的田契,您收好了!”确认张焕的身份,说话的公差很是客气,又说着:“你每月可以去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