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略知一二……。”周涵止答道。

这两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问,一个答,一问一答之间,倒不觉日光慢慢消退。

夏芝江问周涵止道:“周先生能不能给芝江讲一讲那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

“哦?”周涵止耸了耸肩膀,一正衣襟,略思索后,轻摇天子扇,缓缓道:“当年禅宗五祖弘忍要在门下弟子之中选出一人传其衣钵,其弟子名为神秀者做了一首偈子,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然而另一名弟子针对此所做的另一首偈子却是这么说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这篇偈子一石二鸟,一者见性之佛,乃现其佛性高深,二者驳斥神秀所做,乃在机辨中占了上风,五组弘忍看了后,深以为然,便命慧能承其衣钵,做了禅宗六祖……。”

“哈……。”夏芝江默默听完,却又是笑了,只听她轻笑说道“其实神秀所说,最乃适于佛者修行,慧能所见虽然高潮,却是脱离这红尘俗世,芸芸大众,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周涵止听她这么说,只觉此女见识不流于俗,竟能独辟蹊径,此确实是不仅生的美丽,兼之心思聪颖,更现才华。

这时只听夏芝江复又说道:“不过我要听的却不是这个,涵止兄休要曲言搪塞。”

第四十六章 龙光升腾如宝剑(上)

“夏姑娘想听的又什么?”周涵止诧异道。

“呵呵,芝江想听的乃是仁者心动的故事,只不过不知道周先生是不是会讲?”

“哈哈”周涵止一声大小,他从小跟着正道第一人通晓仙,除了道法修行之外,也兼习那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于佛学道藏均有涉猎,自诩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倒不怕这夏芝江出言讥他,只听他松开紧皱的眉头,从容说道:

“这个容易,涵止还是知道的。”他啪的一声合上天子宝扇,一副儒生面貌,自信满满的模样,娓娓道来,讲述道:“那是在杭州法性寺中,禅宗六祖慧能祖师正去听经,那时值印宗法师正在讲述《涅盘经》,彼时风吹经幡,鼓鼓窜动,有两个僧人便起了争辩,其中一人说那是风吹经幡,乃是风动,另一人说幡起带出风声,乃是幡动,二人争执不下,旁人苦苦思索,却也无答案……。”

周涵止顿了顿,背过手去,特意卖了个关子,眼神望去,那夏芝江却依旧静静听着,并不催促,他自觉一丝尴尬,便接着讲下去道:“这时慧能祖师乃是乔装成游方僧到此,见两人争执不休,当时一语喝道‘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乃是你二人心动!’,此一语既出,满座皆惊,苦苦思索者有之,捶胸痛哭着有之,此言发人深省之处,可见一斑,后法兴寺方丈伴几位长老亲自拜见,才知此高僧乃是慧能祖师……。”

他讲完此事,心头奇怪,无来由的,夏芝江问起这禅宗之事又是有何深意?他正在纳闷,那夏芝江忽然话锋一转,却是不提佛性,反而娇俏着声音问道:“周兄,那你见了芝江,是不是心动了呢?”

一语问过,周涵止满心惊诧,抬头望去,丽人在目,满面绯红,竟怔怔看着他,周涵止心底先是惊讶,继而暗暗叹息,不想此女性子如此爽直,他默默无语片刻,心中不由挣扎道:“是留下,继续此行目的?亦或告辞离开,远离这飞来桃花。”

半响过后,那夏芝江依旧静静等他答复,周涵止却是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坚毅之色,显是心中已有了计较,只见他略略挥起天子扇,一股道白芒裹在清风之中,悄然吹向那夏芝江。

后者眼神一愣,怎么也没想过周涵止突然出手,欲出声是,这道白芒已经欺身,甫一接触白芒,夏芝江只觉周身一阵温暖,心头目眩神驰一阵,眼皮打架,竟昏睡了过去。

“唉……。”周涵止无奈叹息,在对这夏芝江动手的瞬间,他心底隐隐流过一丝怜惜,然而其人心思之深沉,乃使这一丝怜惜,毕竟掀不起太大的波澜。

原来他见话语中占不到夏芝江上风,又套不出居云轩的虚实,兼之他相信关于居云轩主的图谋,夏芝江知道的定不会太多,当下便打定主意,出手先将此女止住,再施法细细查看夏芝江的头脑灵魂,看看其过往经历中有什么发现,这样的话,兴许便有所收获了。

扑通一声,昏过去的夏芝江从窗下跌了下来,周涵止在下面早就准备好,伸出手,牢牢将其接住,抱在了怀里,他叫声得罪,正欲飞身带那夏芝江离开,寻一处隐蔽地去对其施法搜魂。

这个时候,突然噌的一声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