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上面刻着两个字,别有致意,正是象征逍遥宗气运的:“逍遥”二字。

踟蹰子一边将这逍遥令唤出来,一边想到:“几甲子谋划,我逍遥宗气韵,正是颇有坎坷,只希望自此一难之后,逍遥宗能够蒸蒸日上,在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至少,不要如此任人宰割,连宗主与全宗好手都被人轻易逮来关在这里。”

他哪里料的,那天沐跟随逍遥老祖时间远要长过七妙与沈丹阳,其人学了逍遥老祖身上正邪两边的功夫,可以说是学的全,学的好,七妙若无奇遇,恐怕也难是他对手,沈丹阳孤掌难鸣,又如何能保下全宗安慰。

这时逍遥令忽然生出一道青光,正是应着踟蹰子法力,发出如龙轻吟。

第八十五章 滔滔碧波倾大厦(中)

三千若水,清风拂澜,捉月不得,徒凭江浮白,一人穿着纯白为底,锁着淡绿色领夹的绸缎衣衫,披着一身鲜红大氅;那衣衫上纹饰玲珑五龙令,四边垂着玉带丝绦,这人头带紫金墨玉冠,镶饰九天夜明之珠,双眼亮如秋水,正临江揽月,凭水啜饮。

他面容似玉,却躲着一分清冷,双眼无情,却怎生得一丝脉脉,不知何种心绪盘亘于心,此人渐渐忘了天穹、江月,只顾将嘴唇轻轻挨在杯口,浅斟一口。

“冠玉……好徒儿,你这伤势刚好,不要被了寒气好不好!”一个穿着一身道袍,袍子上灰漆漆黑蒙蒙脏兮兮,约莫五十上下的道家老者气急败坏的冲出来,这人脸上浮着一丝奇异的姿色,袖子高高挽在肘上,右手拿着一柄破蒲扇,怒气冲冲的叫道“你这伤势没好了一两天,身子正是虚弱,天夜寒凉,哪有什么风雅让你凭吊,快给我回屋子里来!”

“师傅……。。”原来此人竟是昔日重伤在周涵止手中的芒星剑冠玉,而这紫面人自然就是他在道统的授业恩师紫面星君了,想来紫面星君因着帮兵盟一起对付魔教,趁道统掌门凌纵云不在时,私下里调动了不少道统门人来与魔教作战,他将这些人尽数折损了,自然没面目再回道统去见凌纵云,此间之好厚着脸皮,因着徒弟加入兵盟的关系,赖在东昆仑山不走。

忽然一天,兵盟中赫赫有名的芒星剑冠玉竟然带伤冲回昆仑山,一头扎进大厅之中,便是不省人事了,当日里兵盟之主袁重岳尚未出行,见冠玉命火便如那风中之烛,瞬间即要熄灭,一探其脉细,袁重岳更是大惊,原来冠玉中了黄庭真气,内里经脉噼里啪啦经过一通爆炸,经过真力摧折,竟是丹田气海已毁,内力尽失,经脉寸断,已然与废人无异。

袁重岳观之大惊,急忙拼劲自己雄浑内力,护住冠玉心脉,暂时将他性命从鬼门关抢了回来,之后袁重岳坐镇中原,与厉千仞率领的魔教两相对峙,紫面星君田中和便悉心照顾徒弟,从饮食起居到吃药疗伤都要由他过问,这不,田中和追出来寻冠玉时,正一边用蒲扇扇着风,一边煎着一副药剂。

这时自冠玉醒来,已经过了七天,七天中,他默不作声,一语不发,只是发呆,饮酒,不知想些什么,当日里冠玉一通带来的,还有他紧紧抱在怀中的一个女子,这女子生的好看,可惜是早就死掉了的,现在已经被妥善掩埋在了东昆仑后山,不知徒儿是不是在想这个女子,田中和心中揣测,先前他讲冠玉伤势刚好,所谓好,也不过就是性命无忧罢了,田中和心中紧张徒弟安慰,所以亦师亦父,其中种种,便尽数体现了出来。

“师傅,我无事,只想在此静一静,你先回去吧。”冠玉又浅浅的饮了一口酒,静静对田中和说道。

“唉!”紫面星君重重的叹口气,这时树上柳叶被风吹落,飘在水里,激起些微涟漪,不知又是奏响了谁家心曲……

…………。

东昆仑有一江揽月,南疆之地,水牢之中,唯有孤寂的夜色,抒发着不知谁人的忧愁,踟蹰子望了望立在地上那沈丹阳的雕像,略略眨了眨眼睛,心道如今只救得这一个人出来,若不能将其解封,在七妙小子面前倒也显不出我的本领来了。

他一招手,灵木真气登时大方绿芒,盘旋在沈丹阳石像头上,踟蹰子口中喃喃不觉,正是做法,身形急掠,一圈一圈,正似狂风,不断绕着沈丹阳身子飞过。

这团绿光一如疾风,越转越多,越飞越快,逐渐子啊石像上交织出一片光网,渐渐的,这尊封印着沈丹阳的石像被一片绿芒交织出的光网所笼罩,不多时间,光网绵绵密密,竟汇聚成了一团光带,此刻还不算完,踟蹰子身影早快的辨不清虚实,光带之上幽光交叠,竟声光彩,越来越亮间,早照淡了囚室的黑暗。

啪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