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落荒而去!

这一次飞龙师太和史存明大闹甘肃巡抚衙门,要搭救金弓郡主孟丝伦,没有成功,他们知道孟丝伦不在兰州,兆惠已经在十天前把她和香妃娘娘一起解送北京去了,当晚更不逗留。连夜离开了兰州城,沿着官驿大路,直向东南进发。

史存明和飞龙师太两人之间,关系是十分微妙的,怎样的微妙呢?就是“虽同道,不相为谋。”所谓“同道”,就是两个人的心目里,都要把金弓郡主由清兵的掌握里救出来,“不相为谋”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内心,彼此都有一段宿怨,”飞龙师大因为痛恨智禅上人,连带他的弟子史存明也同样憎恨。他们进入西安城里之后,便到处打探消息,飞龙师大不到半日工夫,便探听出一点眉目来了,约莫在五日之前,有一队旗兵押着两架铁皮车子,用四匹马拉着进城,这两架铁皮车子的外边还罩着油布,显见得十分神秘,不知道车里载的是什么东西,可是进城之时,西安府立即戒严,还派出大队官差捕快来,沿路保护。史存明呢,他虽然同情飞龙师大的出身和处境,却反对她刚愎自用,苦苦要跟师傅作对为难,而且迁怒在金弓郡主孟丝伦的身上,把她头脑打坏,成了白痴,所以他们两个人虽然同在一路,各自骑了一匹骏马,并辔前进,却是很少交谈,尤其是史存明,心情郁闷,一路上抱着沉默的态度,有时候飞龙师太问他到哪里吃饭,晚上在哪里住宿,史存明也是精神恍惚,问非所答。

一路上有话便长,没话便短,经过十几天的跋涉,飞龙师大和史存明到了西安,西安即是旧日的长安,也是陕西省的道府所在,地居关中之脊,势如建瓯,人烟稠密,市肆繁盛,飞龙师太估量兆惠派人押解香妃和金弓郡主到北京去,必定经过西安,打听过后才知道不到半日之间,车子又出来了,仍旧由原来的旗兵押着,迤通出了东门,直向通潼关的大路进发。

史存明这时候再也守不住沉默了,他向飞龙师太说道:“老前辈,我看这一队人马押解的车子,未必就是香妃娘娘和金弓郡主的囚车,多半是兆惠贼子金蝉脱壳,以虚为实的诡计呢!”飞龙师太这人的主观很强,她说对的东西,决不准别人说不对,听了史存明这几句话,勃然说道:“少年人知道什么?信口胡言!兆惠不把孟丝伦跟随大军押运,预先派人送上京师,这已经是金蝉脱壳的计策了,难道连这一队车马也是布下假局,不是真正的押着两个女人?这样一来,岂不是连用两个金蝉脱壳的计策吗?”史存明看出飞龙师大刚愎自用的性格,不再说下去,飞龙师太立即和史存明离开了西安,跟踪下去。

不过清兵押着神秘车子路过西安,是五六天以前的事,由长安古道向东行,直到西岳华山脚下,那是一望坦途,依照车马行程,这队旗兵押着的车辆,已经过了潼关,进入河南省界,飞龙师大和史存明一路上马不停蹄,征尘仆仆,一日一夜工夫,便自过了潼关,在经过潼关时,史存明向关下居民打听果然有这一队车马,打从潼关通过,时候不过在两天之前,史存明知道自己昼夜兼程飞跑的结果,渐渐追上对方了,不禁心里暗喜,两上人就在附近买了点马料,把牲口喂饱了,自己也吃过干粮,快马加鞭,向前赶去,又跑了一日一夜,天色拂晓黎明,史存明觉得十分疲倦,飞龙师太却是精神奕奕,毫无倦容,史存明暗暗佩服,这就是内功造诣深浅的区别,也是自己武功和飞龙师太相比起来,仍然有一段距离的确证。

两匹马在平畴旷野里飞跑,到了晌午时分,史存明耳朵已经听见潺潺水声了,他知道前面不远就是黄河岸,小时候读过“木兰词”,词里有说:“朝辞爹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史存明还是初次听见黄河澎湃的声响,果然不出所料,人马走了一顿饭左右的时间,浊流千里的黄河,赫然在望,沿着黄河右岸,果然出现了一队车马,飞龙师大精神大振,就要追赶过去,史存明道:“老前辈,用力不如用智,清兵人多,我们人少,如果明着强劫,未必能够得手,就算可以得手,也得提防鞑子动手把金弓郡主杀害了,不如趁他们渡河的当儿,如此这般,不胜似冒险强劫吗?”飞龙师太听了他这番话,现出史存明从来不曾见过的笑容,说道:“很好很好!

事不宜迟,咱们依计行事吧!两个人两匹马,绕行别路,策马飞跑,抢过了清兵人马的前头,一直到达黄河渡口,这里名叫范口,原来黄河和长江的情形绝不相同,由陕西流入河南这一段,直到开封为止,水流湍急,岸边陡斜,可以过河的渡口,非常有限,史存明估量清兵必定由范口过河,就在这里下马,飞龙师太走到渡口,只见这里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