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1/4页)

他大声喝道:“久闻张真人武功源出少林。武林中言道,张真人功夫青出于蓝,我们仰慕已久,却不知此说是否言过其实。今日我们便在天下英雄之前,斗胆请张真人不吝赐教。”

他此言一出,大厅中群相耸动。

图穷,匕现。

PS:感谢十二试炼投出的第500张月票,这是加更。今天3更万字,高。潮马上要来了,趁这个机会求下订阅、打赏和月票。

第三百四十六章有一种友情叫生死与共

张三丰成名上百年,江湖传言,和张三丰动过手的人都已经死的干干净净,武林之中,已经几十年没有人敢向张三丰挑战了。

到现在,张三丰的功力到底已经达到何种地步,江湖上再没有一人知道,只是徒留下各种传说而已。

但是宋远桥等武当七侠名震天下,徒弟尚且如此,做师傅的就更不用说了。

少林、武当两派之外的众人闻言不由得精神一振,今日上山之前,他们就已经猜到了少林和武当九成要做过一场,不过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一想到今日底蕴深厚的少林和深不可测的张三丰会有一场惊天的打斗,众人就感觉不虚此行。

空智说道:“张真人武功盖世,天下无敌,我少林三僧自非张真人对手。但到了如此情形,贵我两派的纠葛,若不各凭武功一判强弱,总是难解。我师兄弟三人不自量力,要联手请张真人赐教。张真人高着我们两辈,倘若以一对一,那是对张真人太过不敬了。”

众人对此倒也不例外,张三丰是成名多年的大宗师,早已是神话级别的人物。莫说三空没有资格和张三丰一对一,就是比三空更高一倍的三渡出手,也必定是三对一。

而且莫说三空联手向张三丰天讨教,就算是武功最高的空见没死,四大神僧联手,也不见得就是张三丰的对手。

众人的目光一齐集在张三丰脸上,瞧他是否允诺,只见他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这时候俞莲舟说道:“今日是家师寿诞,岂能和嘉宾动手过招……”

众人听到这里。都想:“武当派果然不敢应战,毕竟少林是有备而来。来者不善。”

哪知俞莲舟接下去说道:“何况正如空智大师言道,家师和三位神僧班辈不合,若真动手,岂不落个以大欺小之名?但少林高手既然叫阵,武当七弟子,便讨教少林派诸位高僧的精妙武学。不只是三位神僧,三渡神僧、方证大师若要上场,我七个师兄弟一并接下了。”

众人听了这话,又是轰的一声。纷纷议论起来。

俞莲舟此举,明显是高抬他们武当派了。

武当七侠固然是威名赫赫,但是最大的宋远桥年龄也才刚刚五十,武当派的功夫讲究厚积薄发,练得时间越长,修炼的速度越快。

而他们被张三丰收入门墙的时候年龄就已经不小,像宋远桥、俞莲舟等人都是青年以后才拜入张三丰的门下,如此一来,内力修为肯定不能和三渡、三空、方证相比较。

俞莲舟刚刚指明挑战的七人。即便是年龄最小的方证,也比宋远桥要大。武当少林的武功就算是差相仿佛,但是少林寺的人总不会是吃干饭的。

不客气的说,一对一的话。武当七侠恐怕难有一场胜阵。

当然,俞莲舟也从来没有想过一对一。

“少林寺四大神僧威名赫赫,三渡神僧更是深不可测。方证大师修炼的乃是少林寺镇寺之宝《易筋经》也无需多言,若是一对一。我们武当七侠自愧不如。但是蒙家师教导,我们七个师兄弟近日来操练了一个阵法。还望七位神僧不吝赐教。”俞莲舟道。

空闻的脸色一变。

对于武当之事,少林总是打探的很清楚,“真武七截阵”自然更是知之甚详。

武当山供奉的是真武大帝。

张三丰一日见到真武神像座前的龟蛇二将,想起长江和汉水之会的蛇山、龟山,心想长蛇灵动,乌龟凝重,真武大帝左右一龟一蛇,正是兼收至灵至重的两件物性,当下连夜赶到汉阳,凝望蛇龟二山,从蛇山蜿蜒之势、龟山庄稳之形中间,创了一套精妙无方的武功出来。

只是那龟蛇二山大气磅礴,从山势演化出来的武功,森然万有,包罗极广,决非一人之力所能同时施为。

张三丰悄立大江之滨,不饮不食凡三昼夜之久,潜心苦思,终是想不通这个难题。

到了第四天早晨,旭日东升,照得江面上金蛇万道,闪烁不定。他猛地省悟,哈哈大笑,回到武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