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大概一个小时候,从山上劳作的丈夫李明德回来了,手里扛着从山里挖出来的冬笋,这可是难得的一顿美味,对于他们家来说。

荷溪村大概有三十户人家,李明德家属于贫农,靠着祖上留下了一亩三分地养活全家,除去税收,家里的口粮所剩无几,所以不得不靠李明德去弄些别的食物来充饥。

李采薇心里虽然不乐意,可是毕竟已经穿越到这里来了,唯一的办法只能适应这里,虽然穷点,可是近处清水潺潺,远处青山环绕,溪边的杨柳开始抽芽,田间的小草也绿油油的。看来,这里风景宜人,民风也淳朴,只是自己穿越的这户人家经济条件不好。

李采薇丫丫地叫着爸爸,靠近挑着簸箕的李明德,李明德放下肩膀上的胆子,一把抱起了女儿李采薇。

林氏从厨房走出来,将簸箕里的几个冬笋拿出来,“明德,冬笋可是稀罕货,我看要不拿去集市上卖。”

李明德也没做声,就是同意了妻子的想法。“这几日下雨,山里的笋子长得凶,这几天我多上山找找。”

一家人挤在狭小的厨房吃早餐,姐姐采香很懂事的将碗筷都摆好,一边忙着给老爹盛饭,自己碗里也盛了一半。

林氏抱着采薇,将碗里的一块瘦肉分成两半,一半给了才斌,一半给了采薇。

妈呀,这古人可真穷!

桌子上除了一碗飘着几片冬瓜的冬瓜汤,剩下一碗梅菜肉,肉已经看不见了,只剩下没有一点油水的梅菜。

虽然家里穷,林氏很会为家里精打细算,家里的日子也算勉强过得去。

吃完饭后,林氏将丈夫叫到自己房间,又怕孩子们听见,将门关上。

李明德大概猜到妻子要和自己说什么,心里也开始矛盾起来。

“老三家去年借了我们家三升米,去年他们家收拾不错,眼下家里揭不开锅,我和老三媳妇也开不了这个口,采薇哮喘病又犯了,明儿个应该去找个郎中看看,别越拖越严重。”

李明德点了点头,“老三去邻村做木匠去了,晚上我去问问看吧。”

林氏面露难色,“你看这房子,到处漏雨,这个冬天真是冷,大人忍忍就过去了,就是委屈孩子们了,我看要不和你娘说说,分家算了。老宅虽然旧点,可是终归是土方,比我们这破破烂烂的茅草屋好多了。”

李明德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姐姐,有个哥哥,下手还有个弟弟。老大因为拉去服兵役,回来后也没有留在农村,在县城做了点小生意。老三虽然务农,可是学得一身手艺,生活比自己家充裕多了。唯有李明德,多读了点书,本想靠着读书能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什么都落下,差点连媳妇都娶不起。人又老实巴交的,村子里偷偷都骂他书呆子。

李明德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自责,要不是当年自己一直坚持读书,跟着姐夫做点生意,说不定日子比现在好多了,“委屈你们娘儿了。”

林氏坐在床沿上,用衣袖摸了摸湿润的眼角,“明德,冬笋值钱,半个月下来我估计也挣几两银子,先给老三治病,剩下的钱我想用来盖两间房。”

李明德的眉头皱得更加深,冬笋虽然值钱,可是挖冬笋是一件体力活,而且相当危险,山里有豺狼野猪,村子里有几个汉子就是因为去挖冬笋死在山里,到现在连尸首都找不到。

“你在家好好照顾孩子,我一个人就够了。”

林氏心疼丈夫,本就是一个读书人,体力没有其他男人强,可是眼下生活拮据,她没有办法,心疼也只能心疼。

吃完早饭,林氏送丈夫到了村口,这才回去继续忙家务活。

李采薇被姐姐背着到河边玩耍,河边种满了李子树,桃树,此刻,干枯的树枝上都抽出了嫩芽,有的树枝上还可以看到花骨朵。

“采薇,你要不要花花?”

采薇盯着河边最大的一颗桃树,上面有几朵桃花开出来了。

姐姐明白妹妹的意思,吩咐才斌看着妹妹,小心翼翼地爬到了桃树上,好容易才将桃花摘下来。

李采薇接过桃花,咯吱咯吱地笑起来。

姐姐也开心地笑起来,看着开心的妹妹,怕她冷着,特意摸了摸她的手,还好是热的。

李采香背着小竹篓到山上找点野菜,这样就可以帮娘和爹分担一点压力。

村子里这时候很多同龄的女孩子都会去找野菜,野菜一般长在山上,村子里几块长野菜的地大家都知道,所以必须早起去,去晚了野菜就被别人摘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