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2/4页)

里的蔬菜多,后面若是接上三个板车,运的蔬菜量会大增。当日,刘家成去了镇上买了三个板车,老板帮忙一起将板车安上。板车有了,运费节省了一半。

李采薇托人捎信去县城里面的三姐,三姐让人带话,说商家已经全部联系好了,不过还得自己亲自上门送货,价格也需要自己讲。

这样倒好,若是价钱讲得好,估计能挣更多。

下午的时候,两人忙活了一阵,将家里的茶籽拖到镇上的榨油厂将茶油给炸出来,少说得有三十斤,过年需要的油也解决了,这样又省去一笔开销。

为了省钱,费劲了脑子。这样算下来,挣得钱和省下来的钱,买衣服买年货都够了,可以大大方方地过个开心的年。

------题外话------

少了两百多,明天补。

第六十一章 盘下酒楼

冬日早晨温度达到零下,大棚里面的温度却达到了二十多度。大棚蔬菜价钱卖的高,得先赶着将大棚蔬菜收起来。冬日的早晨,灰蒙蒙一片,雇佣好的农妇女们便赶过来摘菜。农妇们加快了手中的摘菜速度,需赶在八点前将三车蔬菜摘好。李采薇在旁边看着,怕农妇手脚粗,损坏蔬菜的质地。

忙活了一早上,七点左右的时候,三板车蔬菜终于完成。当天结算工资,农妇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用着当地的方言和她道谢谢。李采薇夸赞了一下她们活好,并嘱咐第二天早上继续过来。

李采薇只觉得手脚都不听使唤,站在原地不停地蹬腿擦手。见刘家成赶着牛车过来,两人齐力将摘好的蔬菜抬到马车上,整整装了三板车蔬菜。

此去卖菜,至少要一天时间,晚上肯定赶不回来,眼下快过年了,很容易丢东西,家里得有人看着才行。去县城前,她嘱咐周氏帮忙照顾家里,尤其是娘,上次余氏给娘喂的馊饭让她心有余悸。

周氏答应帮忙,她才放心上路。

刘家成坐在马车的前面,赶牛车,李采薇坐在板车上,看着后面的菜。

冬日的温度低得很,两人穿上新买的冬衣,还是觉得冷,马路两边的稻田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来往的行人都裹得严严实实。

昨晚给牛喂得饱,牛劲足,跑路的速度也快。冷风呼呼地从耳边滑过,李采薇冷得将脖子缩在棉衣里面。

赶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路,到了县城。县城人多,都是来自四面八方来县城赶集的。

三姐给的地址她牢记在地里,新阳街七十八号。

两人对县城的路不是很熟悉,在各条街内七拐八拐才到三姐住的地方。三姐家的门虚掩着,三姐的肚子已经四个月了,穿着厚棉袄,拿着针线盒正在缝制冬衣。

“三姐!”李采薇跳下板车,提着早已准备的三十个鸭蛋,递给三姐,“这是家里的鸭子下的蛋,吃谷子长大的,比在县城买的营养。”

三姐接过鸭蛋,“你这来一趟也不容易,下次别带着这么多东西,这鸭蛋又是容易破的,你是不是一路都注意着?”

李采薇指了指肚子,“我搁在肚子这边,肚子肉多,鸭蛋不容易破。”

三姐倒了两杯热茶给两人,见两人的脸被冻得通红,赶忙招呼进来,拿出一个炭炉,“家成,采薇,你们赶紧进来,别冻坏了。”

李采薇帮忙把炭炉点着,三人围在烧暖的炭炉旁边。

见低头正在缝什么,“三姐,你这是做什么?”

“你姐夫怕我累着,让我在家休息,闲着也是闲着,这孩子一天天大起来,想赶紧做几件孩子需要穿的衣服裤子袜子,怕到时匆忙,手忙脚乱。”

李采薇拿过来一双袜子,见阵脚平整,想到自己什么都不会,每天只会干活,望了一眼家成,将袜子放下,“三姐,我想买些线织毛衣,但是不知道哪里有卖。”

“毛线很多,我倒是知道几家,价格便宜,毛线质量又好,”刘心梅起身,拿出一张纸,“采薇,酒楼我都给你联系好了,你按照地址一家家送去,你就说你姐夫的名字就可以,人家就知道了。”

李采薇将纸张收起来,看了看,还是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只好拿给刘家成。

刘心梅道,“今晚你们就在这里住,家里还有一间客房,晚上姐给你们做好吃的。”

“嗯,那我就不去住客栈了。”

两人得赶着将菜卖出去,就没在三姐家多聊。

第一家便到了聚仙酒楼。

来过聚仙酒楼又两三次,对这里已经很熟悉,对老板和老板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