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2/4页)

尊敬了起来,不在冷言冷语。

伏羲一天天的长大,到如今,伏羲已经十八岁了。伏羲经过云中子的教导,附近的村落都知道了有位名叫伏羲的少年,是圣父门下弟子的弟子(有点绕口),德才兼备,有大智慧,远近闻名。

而云中子,也在伏羲十八岁的时候,离开了。

部落的族长,也感伏羲的才智,将族长之位传给了伏羲,而部落的名字,也改为了伏羲部落。

伏羲也不负中人所托,教导村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

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二十年里,伏羲将伏羲部落周围的其他部落合并在了一起,逐渐扩大,而为了管理更大的地方,伏羲还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五百年之后,洪荒之中的所有的部落全部都被统一在了一起。伏羲随着云中子学习治理国家之术的时候,也学习过一些修道之法,所以用五百年统一洪荒,还是很正常的。

洪荒说起来很大,但是自上次明玄与原始在天外相争后,洪荒破碎成了四块大陆,是为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州,北俱芦洲。

人们主要生活在东胜神州之上,南瞻部洲和西牛贺州妖魔遍地,很人有人烟,而北俱芦洲漫天冰雪,不适合人族生存。

伏羲用了五百年的时间,统一了东胜神州的部落,统称华夏族,开始了教化人族之事。

一百零四 地皇神农

接下来的几天,你们就狠狠鄙视小鱼吧······

伏羲统一东胜神州后,开始治治理起来人族,而伏羲每十年,便组织人,亲自前往万寿山下的圣城朝拜,表示对圣父的尊崇。

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接,龙马负图出于此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

明极收回河图、洛书,回蓬莱岛复命去了。

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伏羲氏取火种、正婚姻、教渔猎,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历史。龙马负图寺遂成为“河图之源”,伏羲氏则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在东胜神州的一处山中名为少典部落里,有一小孩,天生奇特,名为神农氏。

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

少典部落的族人对此也很奇怪,毕竟这种事情还是很稀奇的。

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注意不可以食用。

但是光有此心不行,神农没有真个实力,所以神农四处巡山拜师,但却无一所成。

云中子这些年来一直关注着神农,神农与伏羲不痛,伏羲有前世,等到伏羲功成之时,就是恢复前世伏羲之日。那时候的大神伏羲,怎么可能是云中子的弟子。

但是神农可以,神农没有那么多道道,身世清白,所以神农可以做云中子的正式弟子。

神农这几年拜师的所作所为,云中子都一一看在眼里,终于在神农拜师未果后,云中子出现在了神农面前。

云中子,即使是穿着最普通的衣服,但是云中子的气质,依然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来,云中子就是一个得道仙人。

神农那着出现在自己身前的云中子跟往日里想要拜师的人一比,发现云中子才算是真正的有道仙人。急忙上前几步,来到云中子面前,作揖道:“神农见过仙长。”

云中子单手在前,也还了一礼,道:“有礼。”

看到云中子这么和蔼,神农追问道:“敢问仙长仙乡何处?”

云中子微微一笑,道:“贫道乃是明教弟子。”

明教,在人族就是一块金子招牌,神农又作了一揖,求道:“还请道长收我为徒。”

云中子问道:“你拜我为师,所为何事啊。”

神农一脸坚毅,道:“愿尝百草,造福苍生。”

云中子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