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千佛寺的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都十分有名,值得一游。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丰富。寺内保存有珍贵的碑碣石刻,如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等多样文物。

少林寺西面不远处,就是国内现存的最大塔林。这些古塔是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计230余座,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古塔因建筑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美,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的资料。

从塔林北行约1000米,就到达初祖庵。它三面临壑,背连五乳峰,景色幽雅秀丽,它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价值最高的一所木结构建筑,是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精美的浮雕。大殿神龛内供着达摩像。从初祖阉出发,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达摩洞。洞内,有达摩和他的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石牌坊。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周恩来总理有一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即来源于这一典故。”

(PS: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

推荐、收藏,都是我的动力。推荐《金庸魔兽红警大乱世》。

感谢您支持本书,编辑短信“YGF115022”发送至8828,为《红警之新中国之崛起》投20票,并获得500起点币!

感谢您支持本书,编辑短信“YGF122397”发送至8828,为《金庸魔兽红警大乱世》投20票,并获得500起点币!

………【第七章 少林寺(中)】………

《金庸魔兽红警大乱世》

作者:铁血历史风云幻想者

第一部金庸世界

第一卷初出江湖

第七章少林寺(中)

谢谢大家的支持,本书不会TJ,本人已经完成大纲,我会努力更新的。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会改正的,推荐新书《红警之新中国之崛起》。

接上一章

张君宝又说“从少林寺往西南方向登钵盂峰,峰顶有一座佛殿,这就是二祖庵。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得到衣钵真传后,就在此养伤。殿前有四眼井,传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异,名为“卓锡井”,当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

对于人世间而言,再没有比佛更好性情的了,佛的最显著特点是修养好和脾气好。迎佛迎到家,你要我来我招之即来,送佛送到西,你让我走我飘然而去,充分显示了好聚好散的心态。佛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也无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最初是东汉明帝的时候,明帝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梦见了金色的神人在宫里面飞来飞去,他们像金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这一晚明帝的梦通体透明。第二天上朝,明帝就把这些说给臣子们听,大家有点不知所云,一个名叫郭毅的大臣立出来说,这金色的神人应该就是西方的佛。

这一天早朝最大的议程就是决定了派人前往印度寻求佛法。跟随汉朝大使从印度回来的是摄摩腾和竺法兰,还有一大批佛经佛像。印度僧人和佛经佛像是由白马驮来的,白马千里迢迢从一个古老国度把佛教带到了中国,佛教在另一片古老的土地生根发芽。

汉明帝于洛阳西雍门外建白马寺供二人译经。白马寺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座佛寺。唐朝诗僧灵澈的句子“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上一句说的是佛教初来乍到白马寺,下一句说的是佛教到三国年间在南方发扬光大。

在白马寺敲着木鱼的摄摩腾、竺法兰地抬起头来,悠然望见东南方有高山耸峙,烟云出于其间,于是奏请明帝,派人陪同他们去那里另寻清静之地再造僧刹。高僧一行有缘踏上了嵩岳福地。

太室山南麓有一狭长的山间谷地,林壑生凉,流泉成响。东面有两峰并立,其间空阙如门,当地人谓之嵩门。每逢中秋,山民们于暮色之中,焚香静坐,以待月出。须臾,一轮明月从嵩门间冉冉升起,银光泻于空谷,万籁凝于石崖。此景谓“嵩门待月”,乃嵩岳第一胜境。

二位高僧佛心为之所动,决定在这里“面南岭,建经台;倚北阜,筑讲堂;傍危峰,搭方丈;临浚流,立僧房”。寺成于东汉永平十四年,即公元71年,汉明帝敕名“东都大法王寺”,晚了白马寺三年,这也是中国第二座佛教寺院。

摄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