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只要是读书人,不管是贫民还是富翁,只要是良民,皆可报名,并以最快的速度分派全国,之后就在没管过,

其余事情自有翰林院的那些官员去处理,自己只要把持大方向就行了,恩,做领导的都是这个样!

如此,五天过去,这一日黄书正在书店看书,却见李卓急匆匆走了过来,饱含惊喜的开口疾呼道:“少爷,第一批一千本《水浒传》装订出来了!”

“好!”黄书闻言顿时大喜,他可是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猛然站起身来,开口命令道:“马上将书店内所有的书全部下架,本少要整个书店只摆《水浒传》这一本书,

还有,马上将《水浒传》向周边书店铺设,令刊印作坊加速刊印,越快越好,

另外,启动宣传计划,三日之内,本少要让所有中川民众都知道有《水浒传》这么一本书!”

 。。。  

第三十章 六百读者聚意念

中川城内,最近突然多了一群奇怪的人,这群人都穿着绸缎做的服装,当然绸缎虽贵,但能穿得起的人还是不少的,这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这些穿着绸缎衣服之人,不但衣服的颜色造型全都一样,在前胸之上,全都用金线绣着《水浒传》三个大字,在后背之上则绣着儒家书店四个大字,

这些奇怪的人,手中拿着一大摞五颜六色的纸张,每天也不干别的,就是在中川城的大街小巷四处乱串,遇到路人就往其怀里塞上这么一张纸!

要知道,一张纸足足价值十文,足够三口之家吃上一顿饱饭了,这些人竟然拿着这么珍贵的纸张随便送人,自然吸引了大量路人围观,

甚至,有些人还专门四处寻找这些穿着奇怪之人,主动凑上前去,在其面前晃来晃去,就是为了多得上几张纸!

一时之间,每个穿着儒家书店衣服之人的周围,都围着大量的围观人群,如此越聚越多,到处都是一片闹哄哄的景象,

众人见面之时打招呼的口头语,也从原来的“今天,你吃了吗?”变成了“今天,你得了几张纸?”“我的了三张那!”“哎呀,我才得了两张,不行,我的再去要一张去!”

而那些家境殷实、或者自认有文人风骨之人,自然不会贪图这些纸张的贵贱,但是在铺天盖地散传单这种丧心病狂的宣传之下,简直是走到哪里都能看得到,想要无视都不行,

如此,宣传单上那饱含诱惑的宣传语也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万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乐无穷。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

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

你还在为工作繁忙而发愁吗,你还在为找不到好书而暗自苦恼吗,你还在为如何处理兄弟关系而绞尽脑汁吗,你还在为买不起书而痛苦吗……,

读了《水浒传》,一切都将不是问题,大坤王朝翰林院院正倾情著作,儒家书店(原翠文书店)有售,

不要九九八,只要九十八文钱,数量有限,欲购从速,你还在等什么,快来儒家书店购买《水浒传》吧!

读了这宣传单,有的人是被开头那首诗的才华吸引,有的人是被那直白的宣传语吸引,有的人是被那便宜的价格吸引,还有的则是呗那翰林院院正的噱头所吸引!

事实上,翰林院院正的职位共有两个,只是黄书未曾上任前,一直有所空缺而已,而另一位院正高复高老爷子,可是闻名整个大坤王朝的饱学之士,

其所写书籍甚至被作为私塾教学的专用书册,就连朝廷选士之事,也都是由高复出题,只是,其现在已经年近古稀,岁数渐高,是以渐渐淡出了众人视野,

没有人以为那《水浒传》会是黄书所写的,开玩笑,那个纨绔,怎么可能写出这么有文采的诗词,这肯定是高大学士的著作!

总之,在这种宣传之下,大量的人影涌入了儒家书店,书架上的数百本《水浒传》顿时被哄抢一空,喜得李卓不断催促刊印工人,赶工刊印;

然则,当这些天年人回到家中,翻开书籍,看到作者栏上写着黄书之时,有些暴躁之人顿时大怒,当场将《水浒传》撕成了粉末,

当然,买都买了,大部分人还是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翻开了第一页,随后,就沉浸了下去,再也拔不出来了;

《水浒传》作为华夏四大名著之一,不管是文学性,还是故事性,都是无可挑剔的好书,即使此时篇幅尚少,但也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