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页)

然正儿八经地说要教授自己,还跟他客气什么呢?遂大了胆子跑到宁湖衣身边,学了他的样子盘腿坐下。

看顾少白平静下来,宁湖衣开口道:“我等修仙之人毕生追求大道合一,此间心境需你自行体悟,我无法帮你多少。至于修行途中的外物辅助,诸如功法、法器和灵植、灵石的运用等等,可略微指点一二。”

宁湖衣说得真挚,顾少白听得眼睛一亮。这便宜主人算不算对他倾囊相授了?想他孤身穿越来此,目前能倚仗的靠山也就宁湖衣一个,形势威逼之下还是先把脾气放一边,顺着宁湖衣的意思学些保命之法再想其他吧。

“那么先从灵根开始吧。”宁湖衣不知顾少白心中打算,兀自抬手置于顾少白头顶,感受了一阵,沉吟道:“水木双灵根,唔……”

“不好么?”作为原书的作者,顾少白当然知道单灵根最佳,双灵根次之。双灵根虽及不上单灵根灵脉专一底蕴磅礴,也算相当不错的资质了,且水灵根和木灵根相生相成,要比互为相克的双灵根好上许多,怎么看宁湖衣模样,好像不太满意的样子,难道还有别的说法?

宁湖衣颔首:“尚可。”

“是不是单灵根比较好?”顾少白问。

“单灵根?”宁湖衣讶然,眼中闪过一丝怪异,被顾少白敏锐地捕捉到,睁着无辜的眼睛无比好奇地看着宁湖衣,虽然对方根本看不见他有眼睛就是了。

宁湖衣咳了一声。若是寻常弟子问出这么愚蠢的话,早被他扔进藏书阁关个几十年再说了,也就对顾少白才有用不完的耐心,于是道:“所谓灵根,即是身具修仙资质的人对灵韵的感知程度。对某系灵韵感知越强,则言此人身具此种灵根。世人常将灵根等同于天赋,实为谬论。吾等追寻天人合一,天地广阔,又岂止金、木、水、火、土五种灵韵?无法感知五行,便认定此子废物?吾曾见鬼修以阴气为食,掌控明暗;万年前真魔横空出世,以虚空为戈矛动荡三界,又该如何解释?天人合一之道,当忘我、忘情,广纳天地万物,又何来感知单一灵韵倒比识感广博者出众?单灵根,不过是那些庸才沾沾自喜的贴金之言罢了。”

宁湖衣声音低沉,循循善诱,话中嗤之以鼻的意思虽非如何明显,亦是带着些不屑的。见顾少白听得认真并没什么反驳之言,继续道:“单灵根者对自身所长的灵韵感知强大,修为进展迅速,而五行俱全之人常被杂乱的灵韵纷扰,因此难以潜心修行,被视为下等,实为心境问题。若心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有感五蕴,厚积薄发,久之造诣绝非单灵根可比拟。方才教授于你的临渊心法便是基于此种道义所创,可惜千百年来极少有人能将其发挥到极致,端是明珠蒙尘了。”

顾少白垂头若有所思。宁湖衣描述的设定他在其他文中见过,就是反其道而行的“杂灵根优于单灵根”论嘛,多是用来给男主后期翻身打脸用的,能说得通,但应该并不符合《器灵》的逻辑才是。

他写的文他最清楚,《器灵》从头到尾都走简单粗暴流,设定中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新意,单灵根仍旧王者独尊。所以这宁湖衣到底什么来头,竟将男主强大的单灵根天资说得这么不堪,又将杂灵根分析得头头是道,到底是这个世界进化了,还是他神神叨叨的胡言乱语?

顾少白抬眸瞥了宁湖衣一眼,见他镇定自若,神色一派理所当然,顿时不知该作何回应了。

管他呢,反正他是双灵根,就算宁湖衣推崇全面发展,至多两系一手抓呗,难不成还能强行让他去感知一点也感知不到的其他属性的灵韵?

顾少白想了半天,再次决定顺从宁湖衣,还没开口,忽听耳畔“啪”地一声轻响,似树枝折裂,又有火苗窜动与水流潺潺之声,转头看去,见宁湖衣掌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小球。细看之下才知哪是什么小球,分明是他作法将灵力具化成了实体,且灵力不止一种,枝缠叶茂,雷电相交,水火相容,一股又一股分属水、火、木、金四种属性的灵力交相错落却又互不相碰,和谐又怪异地在他手中形成了一个不断翻滚的球状之物! 尽管顾少白还是灵体状态,依旧让宁湖衣逮了个正着。电光火石间,棱角分明的唇倾压下来,将他还未诉诸于口的惊讶尽数堵住,明明带着一击必得之势,却未沾染半点凶狠,也不曾一触即放,而是不留缝隙地熨帖许久,庆幸的是对方沾了甜头,倒没继续放肆深入,只浮于表面,唇也并无被*所迷的火烫,仍旧带着些许淡薄凉意,因此少了几分肌肤相贴应有的辗转旖旎。

宁湖衣自觉理所当然,而此番超脱认知的变故却让顾少白迅速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