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2/4页)

甲第四名已经是高到令人仰视的位置了。

方应物半是欣慰半是痛苦的拍了拍脑袋,父亲这考试达人简直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飙到底了。这下子,想指望父亲当个地方官,躲开京师乱局也不可能了。

代表全国的三千多精英举子汇聚京师,出了三百多进士,这已经是十分之一概率了。在十分之一里又夺下第七名,父亲的成绩也太恐怖了。

方应物最害怕升的越高,摔得越重。

二甲第四名,是铁定要留在京师当京官了。如果能通过馆选,那就是去翰林院做庶吉士,即便不能入翰林,那去六部都察院肯定没有问题。

部院翰林,都是国家机构里的核心层,父亲要进去了,只怕立刻就卷进漩涡里。

想至此,方应物越发的忧心忡忡,更坚定了去京师的想法。

四月初,离别的日子还是到来了。县城南门外的青溪古渡头,片石嶙嶙,芳草萋萋,方应物在岸上与洪松洪公子互相道别。

方应物左看右看,发现项成贤确实没有和洪松一起出现,很是稀奇,忍不住问道:“项兄在哪里?莫非你们闹了纠纷?”

洪松标志性的苦笑出现在脸上,“自从上次雅集之后,项伯父便他把押了回家,年内是不能自由了,所以今日出不来。

说起来,项伯父动辄将你挂在嘴边鞭策他,他现在快把你恨死了。”

方应物叹口气,也有点依依不舍。洪、项二人虽然性子不同,但都是很值得做朋友的人,近半年对自己帮助当真不少,至少自己借走的钱从来不催自己还。。。。。。

他深腰施礼,开口道:“此去不知几年,我花溪方氏一族若有事情,还望洪兄不吝伸出援手。”

洪松还礼道:“好说好说,但请放心。亦祝方贤弟此去高飞,鹏程万里。”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方应物喝过三杯离别酒,扭头上了船。船夫撑起了船,缓缓向江心行去。

方应物站在船头上,和洪公子互相招手。船离了岸有几丈远时,忽然有人从路口那边飞奔过来,一口气冲到了码头上。

不是别人,正是项成贤。他气喘吁吁,隔着水流对方应物叫道:“你等着!本前辈日后一定要强过你!”

方应物哈哈大笑,挥挥手钻进了船舱。

岸上洪松奇道:“你怎的又出来了?”

项成贤答道:“听说是送方贤弟,家父就放了我出来半日。”

两人目视船只渐渐远去,忽然听到从船舱里传来似咏似唱的词曲,便静心细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项成贤喃喃自语道:“走就走罢,还走的这么煽情。”(未完待续。)

ps: 上午有工作,中午才开始写,现在发第一更!

报告大喜讯!!!

喜讯报与诸君知:咱现在合同是传说中的起点大神约了!感谢起点欣赏,感谢编辑青眼!也感谢书友们将近两年来的支持!

至于月票名次被超这个问题,虽然咱没有大盟主包养砸票刷榜,但咱相信,只要努力用心写书,写出好作品,得到书友认可和支持,就一定会得到回报的,这次大神约就是个例子!

大神约不是终点,我会继续加油,码第二更去也,书友们先替咱高兴着!有月票就先投着!过五十票明天继续加更!

。(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姑苏城外寒山寺

从淳安县到京师,虽然距离遥远,但路线是很畅通的。顺新安江、钱塘江到杭州府,然后转入运河,再一路向北,走到无路可走时,京师也就到了。

就是转船很麻烦,坐船不是私家船的话,不可能从淳安县出发一直开到京师,最多也就到杭州。

所以只能在杭州、苏州、扬州、淮安、临清这些枢纽地方一次一次的换船,又不少时间都耽搁在这里了。

沿途各地从南向北,杭、苏、杨、淮、临清都是天下有数的繁华所在,可惜方应物一行并没有心思和计划去游览,只想码头过了夜便继续赶路。

原因有两个,一是方应物担心父亲状况,所以心急赶路,不想在路上额外耽搁时间。

二是囊中羞涩,所带的盘缠本来也就是将将够路费,到了京师还不知道是什么状况。因而必须节省使用,不可能浪费在沿途游览上。

如果声誉足够的名士,还可以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