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2/4页)

出来了!”

登时整个茶铺里就像火山爆发了,声浪一下子几乎要掀翻房顶,然后人潮汹涌,争先恐后的冲出茶铺。

消息已经传开,街头俨然是人山人海,走也走不动,士子们只好站在道旁,对着贡院方向翘首以待。方应物等三人在家奴的护卫下,勉强稳稳地站在人群里。

按照规矩。乡试榜填好后要放入彩亭,然后抬到布政使司,最后在布政使司衙署外面照壁上张贴。

不多时,果然远远地望见几十名衙役簇拥着一顶彩亭。吹吹打打的沿着青云街走来,一直向南边布政使司方向而去。方应物等三人便与大部队一起,跟在彩亭队伍后面走。又走了半个时辰。才走到布政使司衙署。

这边早已准备完毕,照壁下方围了一圈栅栏。还有官军严密把守,以阻止看榜人靠的太近从而毁坏榜文。

照壁外面已经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在万众瞩目下几名吏员抬出了乡试榜,小心翼翼的张贴在照壁上。

登时人声沸然,好似开了锅一般,人人睁大着眼睛去仔细看榜。榜文上的字体有碗口大小,行列整整齐齐,不用靠得太近也能看得清楚。

一时间榜下呈现人世百态,有拿出一去不回气势,大步流星往人群里冲的,有神情故作淡定但眼珠子死死向榜文瞪的,有在外围抓耳挠腮跳着脚向榜文伸脖子的。

还有穿红衣戴红帽,喜气洋洋的向外面狂奔的,这是职业看榜人,看准了谁家高中就赶紧报喜讨喜钱去。

过了一会儿,又出现另几种人情世态,有一脸狂喜手舞足蹈不知所措的,又失魂落魄跌跌撞撞滚出来的,又泪流满面喃喃自语也不知是喜事悲的,有唉声叹气痛不欲生的,有不屑一顾连连冷笑摇头走人的。

方应物没有只站在外面,让王英冲进去代替看榜,他要亲自在第一时间感受喜悦或者悲伤。

在海潮一般的人群里,方应物与两位好友走散了。当他在王英的保护下,勉强挤到离栅栏不远处时,透过人头间隙总算能看清楚榜上的字了。

“大明成化十六年浙江乡试录”和“中式举人九十五名”这两列打头的字样直接忽略,方应物的眼神快速的浏览者后面长长一排人名——

第一个名字的第一个字不是方,具体是什么根本没往脑子里放,反正不是自己,直接略过;第二个名字第一个字还不是方,继续略过。。。。。。

方应物并不灰心,他有心理准备,一共九十五个名字,后面还多着,第一名和第九十五名没有本质区别。但是才看到第三个名字,却出现了小惊喜,这行人名第一个字俨然就是“方”字!

方应物心脏重重一抖,眼光大亮,立刻向下浏览,第二个字是应!方大秀才登时感到一腔热血涌上了脑门,险些失声高叫出来。

周围的嘈杂仿佛突然消失,他全神贯注的屏住气息去看这列人名的第三个字,没错,就是一个“物”字!合起来第三个人名就是“方应物”!

方大秀才再也忍不住了,举起双臂直刺苍穹,旁若无人的放声大笑。秀才只是预备士子,举人才是统治阶级,以后他不是方小相公,而是小方老爷了!

中举才算身份彻底实现了转变,即便以后不能中进士,也能以举人身份选官,即便不想去选官,也可以一夜暴富似的,从此优哉游哉做衣食无忧的地方名流。

金举人,银进士,科举中最难得一道关口已经迈过去了!举人是三十取一,进士是十取一,相对而言中进士比中举轻松多了。

对普通人来说,中秀才是高兴事,中举人却是值得疯狂的事,就算以后中了进士也不会像中举一样能激动到癫狂了。君不见大名鼎鼎的范进老兄中举后发疯,中进士时却一笔带过么?

“哈哈哈哈!”方应物笑的虽然响亮,但是并让别人特别惊讶,在这张榜文下聚集了天下最极端的情绪,发生什么都不会令人太惊讶。但是从方应物的笑声中,周围人都知道,此人必然高中了,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等情绪缓和下来,方应物感觉飘飘欲仙,若不是王英在旁边扶住,他都怀疑自己要飞起来了。

到底是第几名?谁是解元?方应物终于有精力去关心其他的事情了,便再次抬起头看向榜文。

在榜上那个位置,方应物重新看了一遍自己的名录,这一行的全文是“第三名方应物十八岁淳安县学廪生”。

第三名,五经魁首之一。

前文介绍过,四书是读书人的必修,五经是读书人的选修,每人都选一门为本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