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开的,靠艳色的那一面,画着一朵娇艳的牡丹,另一面,则是出水的芙蓉。

拾香阁的边上,是一间布庄,牌匾上只一个“绣”字。拉开门后,是一层竹帘,帘上印着相伴着的蝴蝶。只一眼,便能够透过竹子的淡香,联想到女子在花丛间,望着飞舞的蝴蝶,细针在手中,在布上流连。是女子细腻的心思,亦给人温馨的感觉。

再往里面,是一间客栈。从外面看起来,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间客栈,宛如像是回到了家中一般,透着一种亲切的感觉。一层的大厅里,备着几张桌椅,可以供房客用膳或是品茗。亦是四层的结构。二楼是一般的客房,称为“地”,三楼是稍稍华丽一些的装扮,称为“人”,四楼,则满是奢华和铺张,称为“天”。君宛清说,三层各是有着不同的价位。二层是以普通百姓为主要租住对象,三层是准备给那些有些家产,有些地位的人士,四楼则是为那些花花公子,或是注重于名势的人。客栈取名为“秋思”。

药店“本草堂”的门上雕着一朵芍药花,里面装扮的倒是格外清静。一个红木的柜子,分了好些个小小的格子,每个格子上都有着一个白色的小板是等进药之后表明名称用的。柜台之外,还有几张红木的椅子,是给病号家属休息用的。

本草堂边上的当铺名为“将进”,奢侈的装扮,与前面几家店的风格大不相同。一边是柜台,另一边是些镶着金边的柜子,是为了放些古玩之类的小玩意。柜台后面,连着内房,在里面也是有着几个柜子,用来存放客人们当出的事物。

最靠里边的便是青楼“藏娇屋”,比起当铺,更是奢华无比。虽是不比宫中,但所用,所使也全是上等佳品。大厅里,搭着一个铺着红色地毯的平台,台边,摆着几盆鲜艳的牡丹。青楼亦是四层,一层是用来表演接待,二层是姿色平常的青楼女子的闺房,三层是给各位姑娘的丫头们准备的住宿之地,四楼的装饰比起下面三层都更为清雅,君宛清说,这是给那些自恃清高的花魁们准备的。每月初一十五,让这些花魁在一楼竞技表演,提高身价。

青楼的边上,沿着秦淮河边,修了个简易却又不失金贵的渡口。还准备了好些条或是可以容纳十几人,或是只能容纳两三人的船只。

“宛清,那些个船只是用来做什么的?”站在走廊上,君圣朝忍不住问道。

微微一笑,君宛清也望向那些船只,说道,“那些做为花船,可以给那些附庸风雅的公子哥作为另一个谈笑世间的场所。藏娇屋,金屋藏娇。故此,既是废上大手笔,也要将藏娇屋装扮的金贵一些,才能够引来那些娇粉脂人,留住那些花花公子。这花船,边也是一个手段。”

点点头,君圣朝又是说道,“也不知道你从哪知道的这些东西。那些个店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

“拾香阁,拾可通食,意喻来了我们拾香阁,定然他能食香。三楼十二雅间,正月茶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蔷蔽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凤仙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荔枝花,十二月腊梅花。月月皆有娇花,拾香阁亦是月月都能食比花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月思人,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思念,必定是住宿家外的人们的心思。故此,客栈定要让人倍感亲切,宛若归到家中。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首《将进酒》里的名句,不是大气又有道理。来当铺的人,定是身有不便,才当物换钱,刺般一说,不是将他们的无奈,升华为了一种希冀吗?”君宛清娓娓道来,却是忽略了君圣朝根本就不知这唐朝的王建和李白这两位诗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圣朝重复道,话中尽是疑问。

淡淡一笑,也不解释些什么,君宛清只是往自己房间的方向走了去,再不想说些什么。

生辰

生处岂容依玉砌,辰阳太守念王孙。

这日卯时,君宛清起了床之后,随意将长发绑了个马尾,便坐在桌边翻看杂书,突然听到门口有些声响,便起身开门。

门外,梅兰竹菊四人早已等住,见到君宛清皆是微微一笑,“主子。”

君宛清只是淡淡笑过,“怎么又叫主子呢。你们四人一起来,可是有什么事?进来说吧。”

四人也不推托,只是跟着君宛清一同进了房间。

今日她们四人的装扮稍显正式,四人均是将半头长发绑做梅花髻,额上也是贴着一朵鹅黄色的梅花贴。四色的抹胸,依旧是她们四人一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