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 (第1/4页)

而想要在西方立足。需要的中医医生还不仅仅只是华夏人。如果只是华夏中医千里迢迢的来到伦敦,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肯定有限,不会很大。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

想要从根本解决问题,那就是在伦敦大学成立中医专业,甚至以后有可能成立一所专门的中医大学!

这所大学,不仅仅只是招收华夏人了,而是招收西方的所有想要学医的学生。这样一来,到时候就会有不少西方人成了中医,这样才会将中医彻底的融入西方世界中。

这个道理就好比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书同文、车同轨,这样才能消除各个国家质检的隔阂。彻底的融为一体。

卡彭院长并不是什么很看重利益的人,她本质上就是一个纯粹的医生,或者说是一名老师。他并不存在着什么门户之见,不会觉得中医传入到了西方之后,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只要中医是真正的一门有益的医术,不是没有科学性的,他就不会排斥。

而且他本来就已经有过要在皇家医学院成立中医专业的想法,现在蒋飞和崔修平亲自找上门来,经过两人这么一提。他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考虑和犹豫,直接就同意下来。

当然,卡彭院长虽然不考虑会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但是也不代表他什么都不会考虑。

在他心中很明确的知道。中医的确有着它的神奇和不凡之处,但也绝无可能取代西医,不会影响到西医的根基。他才会毫不犹豫的同意。

要是中医可以取代西医,他可能就不会这么爽快了。

卡彭院长答应的这么直接。让蒋飞和崔修平有些喜出望外,说了感谢之后。他们要考虑的就是从中医学会抽调几名适合做老师的名医来伦敦,到时候任教了。

这也并不困难,中医学会的名医中,有不少本来就是国内众多重点医科大学的教授。譬如最开始蒋飞刚刚崭露头角,而且还和蒋飞有过恩怨的京城中医大学的教授喻青松,现在都还在学校内上着一两门课程,还带着几个研究生什么的。

所以要挑选可以做老师的名医,还真不苦难。

比较麻烦的是,就得看看有哪些医生愿意背井离乡,来伦敦工作了。年老之后出国,去一个全新自己一点也不熟悉的环境,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而且最好任教的医生还得是英语不错,这样给学生上课才没有语言交通障碍。

中医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情。

很多医生都有着自己的一套专业俗语,如果让其他人来翻译,就算对方英语水平再高,翻译出来的东西也常常会词不达意,意思都改变了。

还好的是这件事并不怎么着急,要在皇家医学院成立中医专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可以慢慢找。

在大学成立了中医专业之后,接下来就是成立中医医馆了。

中医想要在西方站稳脚跟,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成立中医馆这件事,蒋飞、林茉莉一起和崔修平商量过了。因为蒋氏医馆已经开始在做这件事,还有蒋氏医药公司配合成套发展,显然是最合适的。

国内倒是有不少实力很强劲的中医医院,但做好了扩张出国的,还真没有。

只是一开始蒋飞和林茉莉商量的暂时只开一家医馆的计划,需要改一下。现在计划的是,第一批怎么也得开三家!

至于医生人手不够,到时候可以从三大千年学派、各大中医世家的晚辈优秀弟子中挑选,这样一来人手肯定就不缺了。

不过蒋飞和林茉莉也主动做出了让步,在国外成立的蒋氏医馆中,中医学会参与进来建设,蒋飞和林茉莉也就不能再占全额的股份。会分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给中医学会持有。

如此一来,就一切都妥当了。

所有的计划都开始进入正轨,开始实施,蒋飞几人也离开伦敦回到了国内。如果不出意外,中医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会一点一点的增大。

而蒋飞,他肩上扛着的中医学会会长这个重担,他也终于可以考虑卸掉了。

想到这里,蒋飞脸上的笑容几乎就没有断过。

向来性格惫懒的他,就喜欢闲着,不喜欢太忙碌。当初答应做中医学会的会长,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被种种原因给硬生生的推上了这个位置的。

现在终于可以卸掉重担,蒋飞自然是高兴得很,以后最多在关心一下中医的发展,偶尔需要自己的时候出出手,至于大大小小的会议、事情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