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那又怎么样?

■ 那就更可怕了。

□ 怎么就更可怕了呢?

■ 因为普天之下都是特务。一个普天之下都是特务,或者处处都安排了特务,或者人人都以特务为己任的社会,是和谐社会吗?一个实行极权统治、神权统治、特务统治的社会,是美好社会吗?由此可见,任何在人间建设天堂的主张,一旦实施,建设出来的都势必是“人间地狱”。所以我说,墨子的“救市方案”,不但最不管用,也最用不得。

理想应该也可以实施,但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强制推行

□ 这样看来,墨子确实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而且越走越远。他的本来愿望,是要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实现天下人的共同幸福,结果却走向了极权统治、神权统治和特务统治。这可真是南辕北辙。

■ 这事也得说说清楚。墨子并没有,恐怕也不可能主张专制,主张极权。只不过,如果照他那一套来,完全可能导致这种结果。

□ 问题是何以如此?

■ 原因之一,就是墨子的理想过于美好。过于美好,就难以实现。难以实现,又要实现,就只能硬来。要硬来,就得集权。这就走向了极权统治。为了保证集权,就必须装神弄鬼,也必须安排耳目,这就又整出了神权统治和特务统治。

□ 照你这么说,我们不该有美好理想?

■ 不是不该有,而是不该急。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在于它不是现实,而且离现实比较远。近,就不是理想,而是目标了。因此,理想的实现,要有步骤,要有阶段,要有可操作的方案,还只能做多少是多少,不能指望一步到位,更不能动用非常手段硬来。

□ 墨子硬来吗? 。 想看书来

玖 从平等到专制(4)

■ 有那么一点意思。墨子,是一个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之一,就是实践精神。比方说,墨子是反对侵略战争的。但是墨子的“反战”,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当真去做。因此,当他听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时,就立即动身,走了十天十夜的路赶到郢都,阻止了这场侵略战争,也实践了他的反战主张。

□ 这又怎么样呢?

■ 主张实践,又志向极大,这就形成了墨子独特的风格——不由分说,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这种风格,对于思想家来说,倒是有利有弊。

□ 有什么利弊呢?

■ 弊端就是难免失之武断,甚至不讲道理。比如他说,天子肯定是最圣明的,不圣明就不会是天子,就未免有点蛮不讲理。又比如他说,主张兼,就会爱,主张别,就会恨,也未免有点走极端。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思想家的这种武断、霸道、盛气凌人,有时候却又是他的魅力所在。墨子、孟子,都有这个特点。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很“爷们”,很“汉子”。这当然有魅力。相反,尽管大家都认为,一个学者,一个思想家,应该客观、公允、严谨、不偏不倚,但如果严谨到谨小慎微,客观到没有立场,公允到变成老好人时,那就是“面瓜”了。面,是不会有吸引力的。面瓜的思想,也是不会有影响力的。所以我们只能说,作为思想家,墨子的这种风格有利有弊。

□ 问题在于他还是实践者?

■ 对,而且有组织。更糟糕的是,墨家学派还是一个有武装的“准军事组织”。从墨子开始,这个团体就有一个最高领袖,叫“巨子”。巨子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导师,又是首领,对自己的弟子有生杀予夺之权。巨子的学生叫“墨者”,也都忠心耿耿,训练有素。只要巨子一声令下,跳进火海里,走到刀山上,都不怕,叫“赴火蹈刀”。让他们去送死,脚后跟都不会转一下,迎着死亡就上去了,叫“死不旋踵”。照这架势,如果墨子让他们做“人肉炸弹”,估计拎着包就奔机场了。

□ 哎呀我的妈,黑社会,恐怖组织呀?

■ 墨子在世的时候倒不是,因为墨子本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又坚守“只防御不进攻”的底线,绝不滥杀无辜。但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所以我说,墨子本人,是不可怕的。他的主张,却是可怕的。他的组织,也是可怕的。同时我们也要庆幸,幸亏墨子只是“民间思想家”,手上没有“公权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难怪你要说,建设“人间天堂”的结果,势必是“人间地狱”。如此说来,理想是只能存在心中,不能实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