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2/4页)

。一是她的编制是临时工,二是她在新闻热线办公室时表现得并不是很出色,对她们两位老同志不是很尊重。加上,依张姐的眼光来看,小吕长得颇有狐媚子的气息,凡是有点利用价值的男人,她都能释放出某种诱惑的味道,所以对张姐这种正统的老大姐来说,是越看小吕越不顺眼。

彭佳听到这件事,心里也微讶了一下,她想起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小吕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写两篇稿子固然还嗑嗑巴巴,然而随着对新闻业务的逐渐熟悉,彭佳发现她挖掘新闻的视角还是正确的。

对事不对人地说:这只能说明这个小吕的新闻敏感性还是有的。如果以这种时刻准备的状态,假以时日,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也未可说。

当然,优秀的记者也会有许多争议,也许一个记者可以以他的新闻敏感性挖掘出许多出色的新闻,但在社会公德和lun理上也多有不同见解。

比如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一幅作品《饥饿的女孩》,作者是南非的自由记者凯文。卡特。他由于拍摄了一只鹰凶狠阴险地觊觎着一名饥饿的女孩,并准备适时撕碎她的照片,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在国际上,此奖项与诺贝尔奖比肩,但由于凯文。卡特选择了先工作后救助,因此,他在领奖时称:他仿佛听到全世界都发出雷鸣般的质问:那个小女孩呢?

凯文。卡特后来因为此事,负疚自杀。

之所以拿这件事类别,彭佳隐隐觉得,吕麦可能会成为象凯文。卡特那样善于捕捉新闻的记者,但却不一定会象凯文。卡特那样,有勇气选择用自杀来获得当职业操守与社会lun理相悖时内心的宁静。

极有可能,她就是属于那种拿了奖,又能够保持内心平静并且自得的记者。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无疑,吕麦是很有杀伤性的。

而让吴仁定惊奇的是,第二个把材料交齐的竟是新闻部新晋的主任——他眼前的彭佳……

和大家唠了半天嗑的张姐,终于在茶叶喝了第三次的时候,起身要回办公室了,临走前,她似乎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挂在主任室里的那幅书法……

所谓公务繁忙就是如此,在这样的单位,走到哪个办公室,只要有闲人,就有扯得开的话题,这话题,上下五千年,一扯就远了。于是工作时间也就因为这样变短了,工作也因此而变忙了……

彭佳很客气地把张姐送到了门外电梯口,看到电梯来了,正欲辞行,张姐见四下无人,忽然拉住彭佳,小声对她耳语道:“彭主任,我听我们家老头子说,这次市里由于派出一批优秀干部到基层挂职,所以准备再提拔一些人来填补这些空缺,这阵子,就要在各科室推荐选拔后备干部了。以你的条件,完全够了,要争取呀。后备干部要有你的份,加油小彭。”

说完,见电梯来了,张姐对她鼓励性地笑笑,转身进了电梯,留下彭佳一个人发了会楞。

后备干部吗?自已要争取吗?

官道,自古就象华山一条道,只有前进的路,没有后退的路。既然已经绑上这架战车,似乎,这个后备干部应该好好争取一下呢如果能进入后备干部序列,那么有提拔的机会,一定会优先轮到后备干部,想要继续晋级,眼下,这是个机会只是,欧阳小强,欧阳建南已经铁定要他接吴瑞文的团支部书记的位置了,人家古人举贤不避亲,欧阳建南也是发扬祖宗的遗风,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外,张雪华也是一个实力强劲的人选,从她积极为欧阳建南推行的工作方针积极游说奔走的情况来看,她和欧阳建南的关系不简单,铁定是心腹一族。并且,她也很有上进的野心,不可能会漠视这个机会的。以她现在奔三的年纪来说,如果这次能列入后备干部的人选,之后再顺利提拔的话,也算副科级干部里年轻的一族,还很有机会继续上位。

彭佳心里沉吟着,关于这推选后备干部的事,比新闻部主任还要棘手。因为这还牵涉到各科室人选的平衡等微妙复杂的细节。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局长的意志和组织部部长的决定。

在这些因素中,领导意志是才是决定因素。

当然,一个人要想争取进步,还得做出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才能服众。

作为彭佳来说,自然得体现在新闻部的管理这块。

作为从记者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彭佳自然知道,记者有什么诉求,希望上级能在哪方面对他们加以重视。

是时候借机规范一下新闻部的管理章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