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2/4页)

格综合征,即血液由原来的左向右分流转为右向左分流,这样的话,就会丧失手术机会,只能做心肺联合移植。因此,医学上对于先心病,提倡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能在三岁左右进行治疗,就能完全恢复得和健康人一样。”

林振邦化名的陆华侃侃而谈,说得也十分专业,就连纪芳也是频频点头。在这个时候,彭佳才知道,原来纪芳是中医大毕业的,不过毕业之后没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而是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买卖,但对于医疗界的相关慈善事业,她一直十分上心,所以这次领命而来,为的就是寻找达到手术指征的儿童,此次共有20个完全免费的救助名额,虽然这些名额从基数较大的先心儿童来说,只是具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但是如果能够救治成功,将会在国际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这项救助事业。

所以,此的的队友中,除了纪芳是领队之外,还带着摄影专业出身的林少平,及专业的儿心医学专家董辉,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他们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林少平会将此行拍摄成完整的记录片,而儿心医学专家董辉主要负责对相关政府部门报送上来的名单进行实地的筛选。

“看来,咱们这支队伍中真是卧虎藏龙啊,大家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亮出身份都有绝招。”彭佳不由地感叹道。

纪芳微微一笑,并不否认彭佳的说法。

吃完饭,苏勇和纪芳要回旅社去继续联系明天要去的阿里县的事宜,彭佳将打包好的一份饭交待纪芳带回去给元小聪,然后便和林振邦在街上闲逛。

“这里你不是已经逛过了吗?”林振邦笑嘻嘻地对彭佳说,“我带你去看另一个全然不同的夜景。”

就在林振邦和彭佳离开之时,吴瑞文也经过了这里的街角,他觉得自已似乎看到了一直想念的某个人,但再定晴一看,又不见了踪影。那一定是自已过于思念而眼花了,他苦笑一声,继续在这里寻找他镜头的灵感。

彭佳发现,林振邦带她去的,竟是夜晚的布达拉宫。

和白天巍峨雄伟不一样,夜晚的布达拉宫处处流光溢彩。最先亮起来的是红宫脚下射来的灯光,夜色中,明亮的红宫犹如巨人炽烈的心脏,此刻正怦怦跳动,把红宫点缀得生动不同凡响。按彭佳的想法,当初设计布达拉宫的设计师绝对称得上是天才,在四周群山环抱之中,身旁白宫粉墙之林,用红颜色不仅突出了红宫的特殊地位,也从视觉上直接带给众多信徒和百姓以崇高和敬畏之感,让人对它的崇敬之情从上至下地陡然而生。

而白宫的一角,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还有一座大殿亮着灯光。布达拉宫分为红、白两宫,白宫是政权机构,**喇嘛的日常起居以及旧西藏噶厦政权的办公场所都在这里,红宫是宗教场所,分布着佛殿及历代**喇嘛的灵塔殿,而顾名思义,红、白二宫是通过颜色来区分的。

半个月亮爬上来,眼前呈现出华灯绽放的迷人景象。想必300年前如此的某个夜晚,六世**仓央嘉措的目光正穿越了德吉丹殿的窗棂,落在皎洁如斯的下弦月上面,睹物生情,触动心怀,由此及彼,才脱口诵出“在那东山顶上,升起洁白的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

布达拉宫山脚下的灯光全部亮起来,照向宫体,布达拉宫展现出比白天更加迷人的面容,在漆黑的夜空中,它的光芒无与伦比,向四周辐射着整个拉萨城。

此情此景,看得彭佳心潮涌动,她转脸看向林振邦,却诧异地发现,他的神色显然不是集中在此间美景之上……

第三百一十五章:夜访布达拉宫

“喂,你在发什么呆呢?”彭佳扯了下林振邦。

“哦,晚上这里不接待游客,我倒是忘了。”林振邦皱了下眉。

“什么?你要在这个时候进去?”彭佳想的是夜晚能在外围看看夜景就不错了,看来林振邦的心肝更大,他居然想在夜里进到布达拉宫。要知道,西藏的宝贝可都是放在布达拉宫,夜里进去,恐怕是得不到允许的。别说其它戒备森严了,就连里面那些神秘的高僧就让人不敢接近。

此时华灯竞放,照亮了雄伟的布达拉宫。伴随着昂扬的乐曲,布达拉宫广场南端的音乐喷泉水光冲天,人潮从四面八方涌来,尽情领略布达拉宫的迷人夜景。有的是夫妻双双,有的是携全家老小,而那些在此转经的老人,有的背着孩子,有的牵着小狗,还有的赶着放生的老羊,他们手摇转经筒走到广场前,面向布达拉宫摘下帽子,双手合十口诵经文祈祷,随后放下手中的佛珠、转经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