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山野之人 (第1/2页)

太祖皇帝在位之时,便为皇子皇孙的用名,定下了规矩。

金,木,水,火,土。

太子标与燕王朱棣同辈,字中带木。

建文帝朱允炆,与当今东宫之主朱高炽同辈,字中带火。

而木一一原名朱垛垛,则属于土字辈分之皇室子孙。

…….

此时此刻的她,就像一个未脱稚气的孩童,依偎在父亲的怀中,哭泣着。

事实上,在离开皇宫的这五年来,她也曾多次幻想过父女再相遇时,所该有的场景。

她想过自己会像往日一般,害羞的走上前,喊声一声‘父皇’。

她也想过拉着父皇的臂膀,劝父皇放下执念。

她更想过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陪伴这位命运多舛的男人。

可她怎样都没想到,当父女重逢之时,自己竟然会这般的情不自禁。

皇室子孙的血脉之情,并不似寻常百姓家的那般浓烈。

她依稀记得,在深宫里,自己也很少见到父皇的身影。

她记得娘亲跟她说过,父皇忙于国事,等忙完国事之后,便会来看她。

所以,她便一直在等。

年复一年,春去秋来。

可即便是一年有一年过去,父皇且还是鲜有时间,来看望她。

长大之后,她才发现,这其实是她无法改变的命运,是身在帝王家,所必须要承受的伤痛。

所以,她本以为对于她的父皇,她并没有多么浓烈的情感。

直到她来到了这院落前,直到她看到了这苍老的身影,出现在了她的视线内。她才真正的意识到,鲜血终究还是浓于水的。

她体内流淌着的是皇室血脉,是来自于对方体内的血。

这样的血脉之力,无形之中,已是在她的心中,烙下了她永远也无法消磨印记。

她的心,很痛。

五年前,当她离开皇宫,离开父皇之时,她的父皇,还是一个意气风发,壮志未酬,誓要夺回天下的男人。

可五年后,当她再见到父皇之时,当年的那个年轻高大的身影,却是灰了头发,佝偻的些许。

她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了。

所以,她能从父皇了眼眸中看出,这不再会是一双,充斥着自信与威严的眼神。

世人都说,人世间有着许多令人惋惜悲痛之事。

而美人迟暮,英雄老矣,便是其中之一。

曾经的坐拥天下,受万人拥护。

到如今的耕种自理,惶惶度日。

这样的一种落差感,言语根本无法形容。

这是无法入睡的一种痛。

这是入了无间地狱般,永受轮回之苦的痛。

这种痛,没有人可以帮其解脱,只能独自承受。

她忽然想到,此刻最为悲痛之人,或许还不是她。

她知道,很多人都抗不住这样的伤痛。

她也知道,皇宫里出来的人,又怎会懂得如何做这般‘下贱’之活。

她更知道,若是曾经高高在上之人,能够放弃往日的一切,重新开始的话。这或许也是这人世间的一件,可以永为流传的故事。

想至此处,心里便生出了些许欣慰。

渐渐地,她也停止了哭泣,而是缓缓地抬起了头,看向了这张触手可及,但曾经又十分遥远的脸。

她听到了父皇方才喊了她的名字,也知道师兄正在不远处等候。

于是,她一边擦拭这眼角的泪水,一边挽着父皇的手臂,冷漠地看向了不远处的两人。

……

施无为见两人结束了重逢后的唏嘘,当下便直接跪地,低头拱手,恭敬道。

“方孝孺之孙,方天海,叩见陛下!”。

说完,就见他将自己的额头,重重的点向了地上的尘土。

这一拜,他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天地君亲师。

亲人与师傅已经走了,那值得他跪地拜见之人,便只剩下这位他心目中的天下之主。

他心里很清楚,曾经风光过的人,是永远都不会甘心平庸的。

他心中认定,陛下定是在养精蓄锐,以最好的状态,完成复国大业。

所以,他无论如何,哪怕是要用上他的性命,也定要助对方,完成霸业。

“平身吧~”。

然而,一声慈祥的话音,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