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她却不自,她自认了解了前世的因果,却又纠缠于今世的因果之中了。

…………

“离骚读罢怨声声,曾向江边问屈平,醒还醉,醒还醉,笑指沧浪可濯缨。”

由清波门到钱塘门街上。柳浪闻莺,此是西湖十景之一。

青衣白领的同文学子昂首阔步,一脸肃然的朗诵着这首渔父词,借着屈原之屈,为赵拓鸣不平。

然后就驻立在钱塘门口,直到夕阳西下。

于老先生和于老夫人站在人群的前面。

今日是于辅送赵拓的棺回钱塘归灵的日子,大家是接赵拓的灵的。

阿黛今日也随着父亲一起过来了,她主要是要照顾于老夫人,怕于老夫人一激动之一下,身体受不住,所以要看护着她。

只是这气氛终是让她心中感到一股子酸意。

此时,天上的细雨又蒙蒙的飘了起来。

今日本是个艳阳天,谁也没想到会下雨,便是阿黛,也很奇怪,她的气机感应之间,根本不可能有雨,这想来又是特殊的异相了。

这等细雨,别人或许无所谓,但老夫人却是淋不得。

“老夫人,下雨了,我们到前面的亭子里等。”阿黛冲着于老夫人道。

“不,我就在这里等。”于老夫人却是一脸悲戚和坚决的道。

“那我去借把伞来。”没办法,老夫人不从,阿黛只能去借伞,或买一把了。

阿黛说着,便一溜跑的进了边上的店铺。

于老先生和于老夫人在钱塘名声极高,一边的店家听说借伞给于老夫人用,无不应从,甚至还多拿出几把给大家用。

等到阿黛取伞回来,看着队伍最前面的于老先生和于老夫人,两眼瞪的铜铃大。

此时,雨已渐大了,周围地面已湿,唯有于老先生和于老夫人所站之四周却是一片干爽,象有一把无形的大伞正为他们挡雨似的,一个飘渺的身影便立于两人之间。

不远的官道上,漫天飞雨之中,一队车队远远而来,车前竖着招魂幡,白色的纸钱随风漫天飞舞。

…………………………

ps:

感谢落樱纷,糊糊3,东方静雪,yuki荷,ariesive的粉红票,yuki荷的平安符,谢谢支持!!!!

第七十一章 千年之缘

赵拓的棺木到了。

“阿黛,伞快拿来。”有人看到阿黛有些发愣,连忙叫道。

“哦。”阿黛应声,连忙上前,先是将手中的伞分给别人,然后打开手中的伞,撑在于老夫人的头上,而这时,等她再要细看那飘渺的身影时,却是不知何时,已消失不见了。

难道刚才是她眼花了?阿黛嘀咕着。

此时,棺木近前。

于老先生和于老夫人仰天痛泣。

白天人送黑发人,终是人间至惨。

……

远处,几个守门的老卒也靠在城墙边看着。

“于家怎么把赵将军的遗体运回来了,赵将军不是恭王府的人吗?”边上几个混小子嘀咕着。

“哼,恭王府,赵拓一下牢,恭王府就把他除名了。”一个老卒哼哼着声音。天家无情,高门无义。

“不过这样也好,赵将军可是我们钱塘的骄傲,其英灵就该葬在我们钱塘的南北高峰。”这时,那老卒又嘟哝的道。

“还骄傲呢,抗旨杀使,大逆罪。”边上的混小子故意抬扛的道。

“臭小子,你懂个啥,抗旨,是因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杀使,军前,凡动摇军心者,杀!!!这是当年老恭王留下的杀令。”老卒道,一双浊黄的眼睛望着细雨蒙蒙的长空。

若非如此,何以治军。

而这样烟雨蒙蒙的天气,在塞外是看不到的。

塞外的天气,苦寒,漫天黄沙,大块的山石,靛蓝靛蓝的天,有着天高地远的胸怀,亦有着燕山幽怨的乡愁,不过。现在回忆最多的却是袍泽之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

还记得当年老恭王说过,或者朝中那些个大佬有着种种的想法。但作为一个将军,又或者一个出征小兵,脑子里想着的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杀敌。

赵将军不愧是老恭王的儿子,有老恭王当年的气愧。

只可惜,老朽生不逢时,未能在赵将军的麾下当一马前卒。

想到这里,那老卒抢过边上混小子的酒壶冲着那棺木的方向一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