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县太爷十多天前病了,是由百草堂宋大夫接的诊,可这病到现在不但没好,反而更重了,今天县衙来人传了我,我带你一起过去看看。”王和一脸慎重的道。

一般来说,看病最忌接盘,也就是说别人看不好的病,你接着看,一来万一看不好。反而成了顶罪的。二来,这样的病也难看,毕竟用药之间还会产生冲突。

只是县衙派人来传,王和不好不去。而宋大民的医术,王和也是清楚的,不比自己差,甚到宋大民的天份还在他之上,如今宋大民都看不好的病,王和心里也多了一份慎重,带着阿黛更是抱着一丝希望,阿黛看病往往有着出人意料之功。

“好,我跟大伯一起去。”果然是县太爷的病,阿黛点头。回屋背了药箱,跟爹娘打了声招呼,便跟着大伯出门了。

门外,两个小儿在玩鞭炮。

两人坐着渡船,到得钱塘门下了码头就直奔县衙。

县衙后院内室。

屋里药气弥漫。县太爷这一病反反复复的,已病了十多天了。

宋大民紧皱着眉头,他把过脉了,县太爷的病就是受寒,之前他开过一济吃,吃了颇有效果的,可为何几日后反复。那病就越来越沉了呢。

为此,整幅药方他加加减减的,可这心里是越来越没底了。

“宋大夫,我家老爷这病倒底怎么样?”一边全氏沉着一张脸。

“大人这病是反复之病,怕是久病之后身体虚,虚不受药力。我再添两味药试试。”宋大民被全氏这一置问,脸色也不太好的道。

“那麻烦宋大夫再开方子。”一边赵珽感觉气份不太好,便接话道,因着宋可儿的关系,他也不想宋大夫太难堪。

宋大民点点头。拿起笔,开起了药方。

“庆安堂的王大夫了。”就在这时,一个衙差进来报。

一听王和来了,宋大民脸色又沉了下来,王和这时候来干什么?

做为一个大夫,自然不愿意自己的病人半途被别人接手,这是对自己医术的一种否认,是一种赤果果的打脸:“王和?公子请他来可是为大人的病?”

“我没有请。”赵珽皱着眉道,随后问一边的全氏:“是姨娘请的?”

“我可没请,也不晓得是谁请的?”全氏摇摇头。

“是我请的。”这时,章氏从屋里出来,淡淡的冲着赵珽和全氏道。

“母亲请王大夫来有何事?”赵珽脸色也不太好看。

“自然是给你爹瞧病。”章氏道。

“给我爹瞧病不是有宋大夫吗?母亲中途要换大夫,为什么不跟我打个招呼?”一听章氏这话,赵珽便有些愤愤,他虽然平日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并不是一点不通晓人情事故的。

自己父亲的病一直是宋大夫看的,之前也是有好转的,只是最近几天又开始反复了,而今天,父亲的病情有些沉,姨娘才让人把宋大夫请来,没想母亲招呼不打一个又请了王大夫来。

这岂不是明摆着在打宋大夫的脸面,同时也打了他的脸面。

一边全氏嘴角却翘了起来,衙里的人下都在她的掌控之中,章氏让人去请王大夫之事她心里自然清楚,只是故做不知罢了。

之前一直没提,还故意让大郎先一步把宋大民请来,为的就是这一刻。

前段时间赏梅会的时候,她开始还得意着能代替夫人出席赏梅会。

等到被公主一喝责,她才明白,她中了夫人的套了。

夫人故意称病不去,引得她去,偏自己也鬼迷心窍了,还真以为能代替夫人融入这种聚会,却忘了自己终究是妾室,在后宅地位怎么样别人管不着,但在公众场合,却是不能逾矩的。

果然,害得她白白被公主抢白了一顿,事后公主还让府里的女官给老爷递话了,编排了她好一顿,害得她被老爷训斥,还差点挨家法,还是大郎帮着劝才免去,这让她心中如何不恨。

而今,她顺势一推,布了这局,让章氏落了大郎的面子,如此,大郎跟章氏就会更加离心。

而只要大郎在自己手里,那她虽然是个妾,但在府里的地位就稳稳的。

而大郎是有大造化的,到得那时,别说家里,怕是整个赵氏家族都由大郎说了算,到得那时,章氏可讨不得好。

全氏越想,一切尽在掌握中。

而此时,章氏听得赵珽的质问,却是一脸平静的道:“我是听公主说过的。几个月前昱儿差一点就死了,是被庆安堂救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