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的身份早已臭名昭著,为正道武林所不齿,并且得罪蔡元长,为蔡氏奸党所不容,可以说黑白两道英雄奸雄都对其恨之入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自己只有投身于身处危机相对独立的万人敌系统,才有出路并且可指望东山再起。

他东山再起之梦不死。

他得意的时候太少,失意的日子太多,有时候自己也忘记了究竟自己到底失意了多少岁月,有时候一照铜镜,才慕的发觉头上的青丝已变暮雪,星星点点散落在发间;有时,他还觉得自己很年轻,还有前途,还有许多岁月,但回首望去,岁月已经蹉跎,眨眼之间日子已经湮没了名气。

只有江湖的不归路望去,却是越来越长。

“天下第七”九死一生的从京城赶到长安,就是来找任劳任怨,因为他知道只有找到了任劳和任怨,才能瞥见飘忽不定的“万人敌”的门径,他久在蔡京的中枢,对任劳任怨自是了解不过,在此京师龙虎纷争,各路英雄纷纷入京的关键时刻,任劳任怨突然离京必有着不可告人的使命,这个秘密使命,结合到蔡氏奸党来讲,必定与蔡京最大的京外势力万人敌有关。

他清楚的嗅到,在这时局大乱英雄辈出的年代,稍不注意就会被吞没在莽莽的历史长河中。

“天下第七”在长安露面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京师,传到蔡京耳中,传到诸葛神候府,蔡元长正在挥毫作墨,闻讯,手一抖,一滴豆大的墨汁淌在雪白的宣纸上,他眉头一皱,仅仅一皱,便又舒展开来,对着周围的同僚下属一拱手道:“各位同僚,今日本座偶感风寒,不宜与各位赏花吟诗,……。”

周围的朝廷大员各个知趣的拱手道:“太师请多多歇息,在下等告退。”言罢鱼龙贯出。

蔡元长一扭身转入后堂,走到墙壁处,轻轻一按,墙上出现一道暗门,蔡京谨慎的走进暗门,脸上竟露出谦恭的笑容,他朝里面拱手道:“请先生赐教。”暗门缓缓合住。等蔡京再出来时,他显得满面春风,脚步轻快,彷佛年轻了十岁一般,他穿过“拂柳堂”,走过“紫薇园”,越过千回百转的九曲回廊,然后下了个命令给正在长安鏖战的万人敌:收留“天下第七”,对付沈虎禅。

但是蔡京还有一点点疑惑:“天下第七不是死在娱乐圈内了吗?”

消息传到诸葛神候府,刚调回京师的追命,手拿消息急冲冲的赶往诸葛神候的书房,还走到书房门口,听到里面有人再对话,追命奇怪,自己镇守府宅,怎么不知道世叔有客人到访,于是自然而然的运起内力听。

只听的里面隐隐约约有人道:“……他生性柔弱,猝登大位,臣众可服?”

又一个声音道:“话虽如此,但遍观诸子,唯有他为最佳。”

又有一人道:“况且,也不会引起圣上太大猜疑…。。。。”

追命听到这儿,心中一惊,内力稍散,后面的话就没有听清。

紧接着,一个苍老的声音道:“······还有一个时机,三大障碍需要解决,时机选在什么时候,这三大障碍如何解决,还请神候示下。”

诸葛神候道:“具体时机,只有静观事态发展,目前金国已攻陷辽邦军事重镇黄龙府,辽天祚帝昏庸无能,辽邦又无纵深的战略地,亡国就这一年半载;金国虽假称与我结盟,但一旦灭辽,兵锋所指必我大宋,所以那时行尧舜禹事,是最好时机;李相所称三大障碍,其一圣上聪颖,留意山水,早有意传位,但都被蔡京妖言鼓惑,蔡氏奸党是第一大障碍;蔡京为相十数年矣,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手下效死高手极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考虑不周,易动摇大宋本原,但是蔡氏有一个最大的弱点:揽权不放;他的一生都围绕权力斗争展开,不知斗败了多少英雄好汉,深知权力重要,连江湖争斗这样的事都事必躬亲,还要练字作画迎合圣意,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必有疏忽之处,现在他的注意力已被铁将军与万人敌吸引过去,‘满座衣冠似雪’组织又故布疑阵,我们可在京内便宜行事;其二,大内里的权贵,要想中枢行事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童贯等虽官爵显赫,但大内实权掌握在‘有桥集团’手中,米苍穹面上与蔡京走的很近,但私下却另有想法,只是身有残疾,不便行事,等辽国一灭,他心中的心结自解,自会向我靠拢;只是这方应看方小侯爷,其志之大野心勃勃,恐怕不是想当武林盟主那么简单······”。

只听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道:“想不到方歌吟养了一条虎,难道还想当皇帝不成?我倒想会一会这传的神乎其神的方侯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