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死者中有一剑愁和追风快刀,那姓孙姓李的两个人不在内,被蒙面人带走了尸体,没留下追查的线索。

五湖游龙也不敢断定,昨晚袭击的人是不是老凶魔的爪牙,老凶魔的确不曾现身,所使用的暗器中,也没有牛毛毒针。

这位年轻剑客,极力替武道门辨护,坚称武道门的人,不可能扮蒙面杀手,也从没发生过事先赶走或杀戳前来虎口夺食者的前例。甚止有意无意中,放任前来夺食者活动,藉此可以提高威望,因为他们有能力保护所获的赎金,足以打发身手超绝的贪心鬼。

走了十余步,便到达小店的店门。店门半闭,五湖游龙不在,带了雇请的工人,抬了收硷的尸体到后山去了,店内有工人在修理房舍。

他的住房彻底毁坏,一些行囊也被波及,被硝镪水蚀成腐灰,损失不轻。他拒绝迁走,店东也不敢赶他走,而且也需要他善后,他与五湖游龙都主动挑起善后的责任。

街尾突然出现五个男女,为首的中年人粗壮如巨熊,佩剑挂囊穿了青劲装,昂然而来不可一世。

左邻的白妖狐恰好启门外出,刚好与五男女照面。

罗远也在店门外止步,虎目炯炯目迎昂然而来的五男女,看气色,这五位仁兄仁姐,昨晚一定不曾受到袭击,脸上看不出倒楣像。

五男女的目光,也落在他身上,但却在十余步外的白妖狐面前止步,把目光转投注在白妖狐身上。

粗壮如巨熊的人,大环眼异光暴射,傲慢肆无忌惮地打量美艳的白妖狐,像在审视牲口,大环眼中没流露情欲,不像是欣赏绝色美女。

白妖狐是江湖浪女,多大场面没见过?一点也不介意对方的逼视,美丽有人欣赏不是坏事。

“你像是有话要说,说甚么?”白妖狐用挑衅的口吻笑问,并没生气。

“有事找你。”巨熊声如洪钟,字字震耳。

“找我?咱们认识吗?你是老几?”

“有事,附带传口信。在下姓晁,人熊晁武。”

“人熊晁武?唔,好像听说过,有点印象,不是默默无闻的人。但我不认识你,你为何找我?”

“你一身白,一定是宇内三狐的白妖狐白天香,没错吧?”

“在大宁集现身的人,都知道我是白妖狐。”

“那就找对人了。”

“你的意思……”

“午正时分,集北的翠峰草亭。你们宇内三狐,必须前往与敝长上见面。”

“必须?这……”

“对,必须。”人熊用权威性的口吻强调:“你们在这里鬼混,妨碍了咱们的事,因此敝长上要向你当面说明白,晓以利害。如果不去,后果自负。”

“哦!厉害。”白妖狐忍住怒火,语气娇娇柔柔地:“后果两字,委实令人心中懔懔。会无好会,干甚么呀?是不是太严重了些?”

“的确严重。”人熊神气地说:“大宁集已经受到严密监视,只有不相关的南下远走的人,可以安全离去。有关的人与北行的人,如不听命行事,格杀勿论。”

“哦!真的严重。”白妖狐笑不出来了,脸色一变:“贵长上是……”

“你们宇内三狐曾经到过京都。”

“没锗,见识过京华人物。”

京都,一般人印象模糊,甚至张冠李戴,弄不清何处是真正的帝都。

永乐大帝迁都北京,把原来的京师称为南京。下一个皇帝洪熙,又把京师(北京)称为行在。目下的宣德皇帝,仍在“行在”称帝。直至下一个皇帝正统,才永久将北京定为京师。在民间,通常把皇帝所在地称为京都。由于目下京师仍称“行在”,所以百姓真弄不清真正的京都在北京或南京。

行在,意思是皇帝巡幸所居的所在。皇帝以四海为家,所以称居住的地方为行在。

这是说,洪熙、宣德、正统三个皇帝,都将目下事实上的京师,当成巡幸天下时的居处,而非永久的帝都。也表示这三位皇帝,都有意远离蒙古人,等机会回到南京花花世界,做太平皇帝,重新把南京定为京师。

事实上有明一代,京师数度被蒙古人逼京。把皇都靠近强敌,也只有永乐大帝有这种魄力。儒弱的皇帝,刀兵一起强敌就兵临城下。

人熊与白妖狐所说的京都,当然是指“行在”。八辈子没离开乡土的百姓,怎知京都何在?

“你该听说过京都四公子。”人熊的目光,转向正缓步接近的罗远,大环眼中有警戒的神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