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获胜,却败于邯郸城下;六国攻秦,止步函谷关,大秦的军队只知依关固守,为何不长驱直入,大破六国之军?”这两件事情都是秦国历史上的耻辱,长平大战能胜,却败于邯郸城下,还败得很惨。

秦王眉头一轩,道:“军国之事,不得擅议。”

李斯不为所动,接着道:“不然,有民才有军,若是没有百姓,哪来的军队?若是百姓身体羸弱,奔跑无力,挥不动兵器,那么大秦军队还能所向披靡吗?”

“大秦的军队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不仅仅是因为百姓生活富足,拥有一副好身板,更重要的是在于大秦有一套良好的军制,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秦王一语道破秦国军队之所以能够征服天下的原因,道:“山东六国的人口比我大秦多得多,铁器也比我大秦精良,却屡败于我大秦,原因就在这里。”

他的话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李斯一时为之语塞。

“李斯,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结论已经很明显了,只要说出来,包准秦王改弦易辙,我这条命就捡回来了。”没想到李斯这种善辩之人居然也有词穷之时,周冲在心里发笑,心想:“该看我的了。”

第一卷 初试啼声 第十一章 初识秦王(五)

“周先生,寡人对不住了。”秦王脸色平静地道:“你可以放心,你的家人,寡人会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好。”

“我的亲人在另一时空,你想照顾还找不到地呢。”周冲在心里如是想,仰天大笑不止。

周冲的遭遇可以用“飞来横祸”四字来形容,按照常理他应该悲戚才是,没想到他居然镇定自若不说,还仰天大笑,的确是让人想不到。李斯对周冲的表现肃然起劲,一脸的赞佩。曾淑瑶父女也是赞赏无已。老谋深算的吕不韦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也是不得不佩服周冲的胆色。

心机不深的赵姬一脸的疑惑,道:“你都快死了,你笑什么呀?你这人真是。”

她的问话正是秦王心里所想,脸上虽是古井不波之状,眼睛却死死地看着周冲。

“我笑什么?我笑大王何其愚也!”周冲摇头慨叹:“天予不取,可惜呀!可惜呀!”一副悲天怜人之状。

吕不韦脸上变色,喝道:“大胆。推出去砍了。”

秦王挥手阻止虎贲卫士,道:“上天把什么东西赐予了我大秦?”

“就是油。”周冲非常干脆地回答。

秦王冷冷一笑,道:“祸国殃民之物,却给你摇唇鼓舌说成有用之物,可笑!”

“草民请问王上,当此之时,山东六国若是合纵,秦强还是秦弱?”周冲镇定自若,侃侃而谈,道:“即使六国不合纵,光楚国一国就够大秦受的了。楚国民风强悍,从不屈于外敌,铁器精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远非大秦所能比。王上,草民所言是不是有理?”

战国初期,最被看好,最有希望统一国家的并不是秦国,而是楚国。楚国因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被当时人视为“超级大国”,寄予了厚望,期望楚国统一国家,因多种原因楚国却是越来越弱。尽管如此,楚国仍然是秦国的劲敌,天中山一战,秦国投入了所有的兵力才拿下来。

对于这点,秦王心如明镜,问道:“那又如何?”

“油是生养之具,日常生活必须之品。油的用量少,一天一两油,所耗豆子不过三五两,百姓却从中受益,身板结实,再有大秦的军制为之辅,大秦军队的战力不亦更上一层楼?”周冲说出了结论:“即使王上顾虑粮食不足,可以限制使用,不用于民,也可以用于军,岂不两全其美?”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就连老谋深算的吕不韦都点头不已。曾淑瑶连声叫好。李斯一副恍然大悟之态,道:“周兄所言极是,李斯愚昧,居然没有想到。”

赵姬俏脸带喜,道:“政儿,娘听他的话很有道理,你要好好考虑。”

秦王眉头微皱,很明显他心里在计算,要看这笔生意划算不划算。周冲知道再下一番说词,自己就可以生死无忧,道:“王上请想想,大秦素以招揽贤才而闻天下,士子趋之若鹜,先有百里奚、公孙枝、蹇叔、由余,后有商鞅、张仪、范睢,还有仲父也不是秦人,柄执大秦之政,为大秦效力。”

吕不韦听得很是舒服,微微点头,而李斯却是一脸的遗憾。

周冲接着道:“草民若是以一奇巧之术获罪于王上,岂不是让天下士子笑话,谁还愿意西入大秦,为大秦效力。”

“那也不然。”秦王不同意周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