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2/4页)

“王上此举,正是为赵国火中取栗,外臣担心王上引火烧身,齐国因此而灭。”

齐王问道:“即使齐国不出兵助赵,秦国就会放过齐国吗?”

齐国出兵不出兵都要给灭了,这事早就定下来了,王敖却一口否 决,道:“王上何故出此言?外臣大胆推测,秦国加兵于赵,王上以为会祸及于己,实则误也。大秦之所以灭赵,不是贪图赵国的城池土地金银珍宝,而是为了复仇。

“先昭襄王以十五城易和氏璧而不得不说,还给 相如羞辱,当众击 ;再者,昭襄王五十万大军兵败 ,引为奇耻大辱,一直想复 仇,终其一生未能实现。昭襄王遗命,复仇者才为真正大秦王上,当今王上决心起大军为昭襄王复仇。幸赖天之眷顾。得成大功。至于灭 赵,王上是知道地,当年昭襄王有此雄心,当今王上是代祖出征,成此大业。

“齐国与秦国交好数十年,兄弟情谊早存,齐国何负于秦?秦国何必出兵灭齐?王上是过虑了。”

昭襄王兵败之事,天下知闻。要后人复仇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齐王的心眼不免活了几分,道:“真有此事?”

王敖斩钉截铁地道:“千真万确!”

“这个公孙辩真会误人!”齐王嘀咕一句。

王敖知道机会来了,只要再下番说词必成大功,道:“王上。外臣斗胆借地图一用。”齐王一挥手,太监送上地图,王敖打开,指着地图道:“王上请看,齐地富饶,千里之国,若是经营得法,问鼎中原又何尝不可呢?当年,昭襄王与齐相约称帝,不正为此吗?”

开场白一完。直入正题,道:“王上。外臣现在说势,只谈利 害。王上是知道的。就算赵国完好无损,也不是大秦的对手,何况现在赵国只剩下李牧手里这点兵力,只有这么小一块地方,连半壁江山都算不上,王上此时出兵,何其不明智?”

齐王虚心救教道:“请先生明言,寡人昧于何处?”

王敖应一声。接着道:“齐国若想问鼎中原,该当趁赵国完好之 时。与赵国合兵抗秦,外臣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胜负之数还未可知。现在却不同了,赵国快要灭了,王上此时出兵,晚了,太晚了。顶多也就是给大秦制造一点小麻烦,让赵国芶延一段时间而已。对于齐国来 说,将有两害,一是劳民伤财,劳师疲兵,做徒劳之举;二是修怨于强秦,秦王一怒,挥百万百胜之师,长驱直入临 ,则齐国完矣!”

齐王惊心地道:“先生误会了,误会了,寡人哪会修怨于秦国。”

王敖不理,道:“以外臣之见,王上与其此时劳民伤财为赵国火中取栗,还不如与大秦一道灭赵,秦王论功行赏之时,可以邀功,获得赵国千里之地,岂不美哉?”

齐王想了一下,道:“先生所言极是有理,只是李牧用兵,天下鲜有敌手,有他在,胜负之数还难预料。”

王敖哈哈一笑,道:“李牧用兵是不错,不过他不是不败将军,外臣来齐途中接得王上手札,司马尚全军覆没的同时,李牧在王翦将军手下吃了败仗,要不是他跑得快,早就给王翦将军生擒活捉了。”这种消息自然是要能报给王敖这个极其重要的使者。

这消息太惊人了,齐王兀自不信,脱口道:“真有这事?”

王敖不答所问,接着讲道:“而这支军队是李牧的老底子,是赵国最精锐地代兵。王上是知道的,代兵多有盘马弯己的胡人,骑射之术天下无双,可以在马背上过一辈子,却给王翦将军一战而败。就凭李牧手里那点残兵败将,他能掀起什么大风大浪?

“再说了,灭赵不是大秦一国之力,是秦魏燕齐四国之功。王上若是助赵,就是修怨于秦魏燕三国,当年乐毅伐齐之事未尝不可重现。

“王上可知燕国为何如此积极攻赵吗?燕王已经说了,宁愿不要赵国的一寸土地,也要齐国的土地。燕齐世仇,先有齐几灭燕,后有燕昭王命乐毅伐齐之事,两国兵连祸结数十年,乐毅功成之际却给田单毁于一旦,这事燕王还记着呢,时刻想灭了齐国。

“王上若是不与三国一道灭赵,那么外臣大胆猜测,接下来三国联兵将是对付齐国,大秦攻于正东,燕军攻于北,魏军攻于南,齐虽大也是转眼即亡。

“外臣为王上计,与其与三国为敌,不如与三国一道灭了赵国,得到赵国千里之地划算。外臣言尽于此,请王上决断。”

分析得太透彻了,只要不是一头猪都知道王敖说的太有道理,比起助赵划算得多,齐王脱口道:“好!只是,大军已经上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