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2/4页)

的出现,使得地方官吏坐大地可能性大为减少。为国家地统一,长治久安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请问周先生,具体怎么来施行?”韩非不无好奇地问道。

周冲解释道:“王上。周冲以为官员要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的话。要他清廉如故,困难很大。因为他老呆在一个地方,认识地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熟。求他拘情枉法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一开始,也许他还能保持请正廉浩,可日子一长,就难保了口

“再者,官员老呆在一个地方,他的亲属一般来说也会越来越多,这些亲届是不是会始终保持不犯法。也就成问题了。”

秦王打断周冲地话。道:“是啊,官员也是人嘛,他们也要结婚生子,他们也有亲属,也有朋友。在一个地方呆得久了,他们的亲屑,他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这些人总以为有个当官地亲朋在给他们撑腰,就可以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好多官员本身并无大的过错,就是因为他的亲朋狗仗人势,今天做点坏事,明天再干些坏事。越来越不象话,最终把官员也给拖下水了。

“寡人一直在想,大秦地吏治之所以比六国的好。好很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秦启用了很多有才干的客卿,这些客卿初来乍到。在当地无根,没有势力可言,他们除了奉公守法。尽心为大秦做事以外,没有别的选择。现在不一样了,天下一统了,客卿没有了,但是寡人一定不能让官员们根深蒂固。”

他一席话把周冲要阐述的理由全给说出来了,倒省了周冲一番口舌,道:“王上,周冲以为应当把做出一项规定,官员不得在当地为官。官员的任期要做出限制,任期满了,政绩突出者,可以提拔到另一地做官口若是政绩一般者,也要调到另一地任官口只不过不升他地官罢了,也有可能要降他的官。最好是把南方的官员调到北方。北方的官员调到南方,东边的调到西边的,西边的调到东边。

“当然,具体的情况很复杂,一个主旨是不变的:要把官员远远地调离他的势力范围,让他不能扎根!”

秦王扫视一眼众人。道:“你们都听请了吗?明白周先生的意思吧?”

“明白!”众人齐道。

秦王点头道:“明白了就好。周先生出了这么多好主意,就这主意是最根本的,一定要执行好。只要流官制一推行,寡人可以想象得到,那些官员们再也不可能成为可口的梢,只能成为苦涩的积,因为离了那方土,他什么都不是。”

周冲说了这么多话,口干舌燥,端起茶一口气喝干,只觉快美难言。

秦王调你道:“周先生,说话也挺废口水的吧?周先生喝茶,是为了再给寡人出几条好主意。想。周先生,你说。”

周冲心念一动。现在的秦王兴趣大增,正是提出郡县制这一根本猎施的好时机,就要说话,只见赵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道:“王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秦王脸一沉,喝道:“什么事。说?”

赵高镇静一下。道:“王上,刁民把王宫给围住了。”

“什么?走,寡人去看看。”秦王脸含蕴色,道:“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围寡人的王宫。”大步而去。

周冲暗叹一声可惜,看来要提出郡县制又要另找时机了,只得跟了上去。

来到宫门口,只见宫外站满了百姓,人山人海,不知有多少。老百姓一见秦王,齐刷刷跪在地上,齐声高呼:“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百姓的表现完全不象是来闹事的。秦王脸一沉,喝道:“赵高,这就是你说的刁民吗?”

赵高吓得脸色都变了,道:“王上,奴臣死罪,死罪。奴臣一见百姓围住王宫,以为他们是来闹事的,奴臣有罪,请王上处罚。”

“百姓都在乐,现在罚你,岂不是全国欢庆。独你赵高不能乐?这事先记着,等乐过了再说。”秦王问道:“乡亲们:你们这是为何?”

跪在前面的长者道:“王上堆材大略,独步古今,扫灭六国,平定岭南,一匡海内,草民们得知这消息,情不自禁,自发跑到王宫向王上甲头,感谢王上结柬战乱,老百姓有好日子过了。”

“乡亲们:请起来吧!”秦王挥手道:“寡人理解你们的心情,你们心里高兴,寡人心里也高兴。寡人决定。要告于太庙,与民同乐!”

第六卷 革新篇 第二章 周冲装病(上)

周冲一拉马缰。战马突然停住。周冲跳下马来,看看大门说道 :“回家了,终于回家了。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