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安可图手一比:“至少这个数字?”

“五百两?”孙志国刚想舒一口气,但只见对方摇了摇头,他顿时一惊。“五千两?”

“下面有近二千多弟兄,五千两也不过是一人二两半的犒赏。”安可图倒也不是想借机中饱私囊,因此说得很坦率。“要是再少了,恐怕没什么作用了。”

由于各路援兵入城后府衙已经前后支出了近两万两银子的犒赏,府库中早就可以跑马的孙志国前思后想了一番才一咬牙应承下来:“下官想办法去跟城中大户去筹!”

“慢!”傅淦突然横插一句。“孙大人,什么事都要一视同仁,东城的弟兄们有了,总不见得让西城的弟兄们干瞪眼吧,这样我也不多要,大人一同送五千两的犒赏来就行了。”

孙志国的心猛的一荡,要知道他拿出去的二万两中有一半多落到了傅淦手中,如今对方还不满意,这个如何是好,但他看安可图,安可图却不看他,不得已,孙志国只好忍辱负重的再次点头:“好,下官去筹银子,不过这调兵守城”

别看安可图是红带子,其做人还算比傅淦这个假鞑子厚道,并没有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要求先见到银子再放人:“看在孙大人的面子上,本官回去后就签发军令”

送走了两个催命鬼,孙志国枯坐在那好半天才一拍大腿:“又上当了,傅淦这个王八蛋!”

孙志国忽然明白过来,傅淦出门时的表情为什么像偷了鸡的狐狸一样,没错,西城守军除了一千二百名旗兵以外还有七百多嘉兴城防营的绿旗兵,傅淦绝对不可能把犒赏分给了他们,除非孙志国自己再补上一份。

不过明白归明白,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指望对方实心守城的孙志国又怎么可能反悔呢,不得已他叹息一声从签筒里抽出一支令牌来:“来人,持本官的令牌召集全城士绅大会,告诉他们时局危急,破城在即,让他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一旦海逆进城了,他们都没有好果子吃”

孙志国派遣的差役还没有出了府衙,郑军的炮击再度开始了,趁着夜色尚未降临,郑军再度以臼炮轰击西城城头以图继续扩大城墙上的豁口。对此,旗兵大爷们自然是不敢冒着炮火抢修城防的,倒是嘉兴协城守营组成部分民壮用土石试图封堵,结果一枚失的的炮弹越过城墙落在了民壮大队中,一路摇摇摆摆横冲直撞,打得一干绿旗兵和老百姓哀鸿遍野,徒徒让真鞑子、假鞑子们多了一个摇头晃脑的话题。

或许是天黑后视线不清,或许是四寸半炮的弹药宝贵,因此天色渐黑之后,郑军的炮火停了下来。但是还没等清军放松警惕,运河里就传来了清晰的水声。是郑军准备用小舟夜袭水门?不敢怠慢的清军往城下丢下火炬照亮了一片,结果却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边才丢下火炬,那边又响起了炒豆般的铳声,不过,对此已经连续听了五、六日的清军却习以为常的不宜理会,只要郑军大队不出现在护城河道边,即便是突然打响的炮声也不会惊动了清军的好梦。

“大人,我们潜到运河边的探哨发现在东西两面的清军还保持警惕,至于南北方面则再大的动静也没有巡兵出现,看起来清虏入毂了,是不是该动手了?”

洪拱柱用手巾抹了抹胡子上的油腻,随后摇了摇头:“告诉孙有劳和尹民通不必着急,上半夜让他们休息一下,四更之后,再把浮桥搭起来”

253。苏浙之战(7)

夜深了,在夏日蚊虫的叮咬下,一众旗兵们和大部分的绿营兵都已经沉沉的睡去了,只有少数的巡逻兵还在外界的压力下认真巡逻着。当然这种认真的程度是有区别的,譬如城墙破损的西城、运河遭到填埋的东城,巡逻兵时常会举着火把把头伸出马面仔细打量脚下的环境,而在一直无事的南北两面,巡逻时候的精神头就大大的不济了。

天上月亮渐渐的被云彩遮住了,在夜色愈发浓重的时候,空中隐隐约约传来敲击的声音,不过由于郑军在铁锤上包裹了棉布,因此敲击的声音并不清脆,即便在夜色中也传不了太远,因此并没有激起清军更多的警觉。

很快六座浮桥悄然延伸到了北城墙的脚下,待最后两个固定的水泥墩子被小心翼翼的沉入水底充当固定的锚碇后,充当工匠的郑军士兵干脆贴到了城墙外边。又过了片刻,抬着云梯的郑军踩着摇摇晃晃的浮桥跟进了过来。

“听我的口令。”夺得先登权的左虎卫跳荡哨哨官奚和用手势和口型指挥着。“一、二、三、竖!”十二条同样在捆扎了棉布的长梯轻轻的靠上了城墙的边缘,不待其靠稳了,奚和一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