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 (第1/4页)

朝王的怯懦和大臣们的软弱,刺激了使者,使得这位名叫崔英之的(正五品)礼曹正郎产生了别样的心思。于是崔英之一方面联络有志反清的同伴,另一方面潜回济物浦外郑军战船提出来一个匪夷所思的建议。

“什么?”与崔英之接洽的巡航船船长董由大惊失色的看着对方。“崔大人,你说什么,以义原君为朝鲜大王?这,这,”董由看着目光坚定的对方,不由得深吸一口气。“这不是玩笑?好,这即便不是玩笑,也不是你我所能定夺的。”

“这是自然。”由于朝鲜有和明代一样重文轻武的习俗,因此身为东班(文官)的崔英之其实对等同于本国西班武将身份的董由多有轻视,不过对方一来是上国之臣,二来自己主张的落实还要其帮忙传话,因此崔英之在矜持的同时也微微有些热情。“上国大人尽管去向夏王殿下禀报,至于义原君这边,就有下官来勾连。”崔英之颇有信心的说道。“想来事有不谐,看着夏王的份上,本国也不敢对义原君如何。”

“这倒也是。”董由点点头,在郑藩的武力威慑下,即便事泄义原君一家也不会因此丢了脑袋,自己这个始作俑者也就不会得到郑克臧内廷的愤怒。“好吧。”一念及此,董由松了口气。“归返后,下官自会将崔大人的主意报上去的。”

“那就拜托了”

334。框架

郑克臧不借着一期北伐胜利的东风夺取明室的江山,并不是他指望着大明的招牌还能为他继续招揽各地的豪杰,也并不是因为他相信了天道轮回和因果报应,更不是他担心身前身后的骂名,想学习魏晋的前辈们把篡夺的重任交给后人。

之所以如此,其实道理很简单,从并无根基的明室手中夺取皇位非常容易,但要守住这如画江山却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更何况,北面那位强敌还虎视眈眈着,这个时候匆匆带上这顶至尊的帽子并不是一件聪明人做的事情。

不过,鼎革的风声已经传出去了,影响也无法挽回了,在此情况下,郑克臧也只能抓紧时间借着大明的躯壳为自己再谋求一些可得利益,其中,利用篡夺在即的风声把心怀不满之辈引诱出来现身便是附带的收益。

当然,清除前朝余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利用缓冲期建立新朝的政治架构并试行某些政治主张也是郑克臧设计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郑克臧甚至顾不得新年在即,于武定三年十二月初下令改组招讨大将军幕府。

事实上,由于郑克臧身兼大都督府大都督并在大都督府的框架内容纳原有的东宁各司,因此所谓的招讨大将军幕府完全是个空壳,不过今日不同往昔了,现而今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幕府显然是为了国家中枢机构的雏形。

这个略具雏形的中枢机构基本沿袭了东宁各司的格局但也略作调整,其中设立了负责掌管道路和官方设施建设的邮传部,专门负责河道、桥梁及堤坝整修的水利部,负责陆师编制、教学、条令、铨叙、晋升、贬谪、校阅、预算、兵器制造的陆军部和负责水军同等事务的水军部,负责全国预算、决算和经费调拨的度支部,负责矿山开采、商品生产、销售的盐铁部,负责教育的学部,负责官员任命、铨叙、分发、考核的审官院,负责祠祭、典礼和仪制的礼仪院,负责审理案件的大审院,负责监察的监察院,负责警察事务的警政衙门和负责监狱的狱政衙门,负责税收的、由度支部、盐铁部共同派员掌握的税务衙门,负责外蕃和外国往来事务的总理蕃洋列国事务衙门,由税务衙门、警政衙门、总理蕃洋列国事务衙门派员共同负责的海关衙门,负责国库的国库衙门,负责铸印货币的货泉衙门,有陆军部、水军部、盐铁部、度支部共同派员管理的马政衙门,负责医政和官方医疗的太医院,负责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的通政院。

至于隋唐以降历朝历代都设置的翰林院以及郑克臧试图仿效法国科学院设立的格致院,这一次都没有被纳入幕府当中,同样情况的还有詹事府、钦天监。

以上各部设从二品的尚书和从三品的侍郎各一员,部下设司,司设从四品郎中一员和从五品的员外郎各一员,司下设科,每科有从六品的主事一员,从七品的从事两员,正八品至从九品的书办若干员。除了上述人员以外,部司还有正四品、正五品的巡官各一员,正六品和正七品的巡官若干员。其中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均留京办公,巡官除承担分担部务以外还要出差地方。另外,部有负责部务的正六品左右丞各一员,司有负责协调职责的正七品司务一员,其下也有书办若干。

各衙门设正三品的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