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 (第1/4页)

筹粮队、运粮队和护卫兵,渡过龙兴江前又在高原郡城又留下一团兵力预防蒙古马队迂回包抄后来,所以实际可以投入战斗的不过四个团的战兵和两个哨六门二寸炮而已,对付朝军或许够了,但朝军背后不还有蒙古马队嘛。

“不过看这队形。”梁瑛在乱糟糟的朝军之后隐隐发觉了飞扬的尘土,心中自有一番算计。“好了,咱们回去,也省得探马放不开手脚!”

梁瑛回去向何叔治报告了自己的发现,何叔治想了想作出决定:“立刻派人通知水兵上岸接替高原郡城防务,待其接防后,原驻城内一旅三团过江扼守浮桥兼作后援。”

原本何叔治这也是亡羊补牢略尽人事,但北朝鲜军的行动缓慢却给郑军以从容调度的时间………永兴城里的朝军虽然只有三千兵,但成分复杂,有出自五卫都总府、五军营、三内厅的中央禁军,有来自咸镜道和咸兴府的镇兵,还有收拢自地方豪强的民兵,这些军队互不统辖,又彼此敌视,赵楠乔花了极大时间才将他们调度一致………此时郑军漂在永兴湾上的船队已经接到命令派出船上水兵登陆了。

闹哄哄的拖到了午时左右,郑军坐在地上已经吃完了午饭,朝鲜军才缓缓的出现在地平线上。郑军又休息了片刻,自觉吃食已经悉数消化了,才站起来列队,此时朝军也已经站定,正想喘上一口气,却见郑军主动逼了上来。

见到郑军主动出击,赵楠乔立刻作出了应对。来自汉城禁军系统的鸟铳手很快排成三列,第一列半跪,第二列站直,第三列预备,只等郑军踏入射程便要开火射击。几乎同时,北朝鲜军拥有的几门虎蹲炮、佛郎机炮也次第排开,只等郑军送上门来。

但排成横阵的郑军两个团没有推进几步,从团与团之间的缝隙中便驶出几匹拖着火炮的骡马来。远眺到这一幕,朝军上下骚动,一个个不知所措明郑之我是郑克臧。不得已,赵楠乔只好派出亲兵约束阵列,同时派大嗓门的部下晓谕全军“郑军的火炮不是红夷大炮”。

郑军的二寸火炮的确不是红夷大炮,炮身材质也不是更合适造炮的海军黄铜,但如今的郑藩军用火炮的精铁炮胚全部经过反复锻打,内中绝无气泡砂眼,原来广泛使用的中心冷却法也被油浸钻膛法加旋磨切削法取代,内膛光洁度更高,火炮极限装药量也更多,自然射得更远。若不是现阶段无法在钢胚上钻孔切削,以现在郑藩利用蓄热室和碱性耐火砖技术可以直接产钢的能力,全部换成钢炮也并非不可能。

而赵楠乔轻视郑军炮小的后果也在稍后一会得到了教训:数枚铁弹越过朝军火炮和火铳无法还击的距离重重砸在朝军行列中,把赵楠乔最看中的火器部队打得鬼哭狼嚎。

看到原本完美的阵形被快速发射的郑军炮火打得七零八落,赵楠乔吃惊之余只好命令咸镜道的镇兵和道内民兵立刻出击。但郑军炮击的声势震慑了这些战斗力更弱的家伙,不得已赵楠乔只好下令斩杀了数名逃兵和几名违抗军令的军将以为震慑。

在各自官长们督促下,胆气不壮的朝军靡集在一起杀了出来,在他们看来,这样似乎能给他们更多的勇气,使得他们不必害怕郑军猛烈的炮击。但他们错了,在冲锋过程中,郑军劈头盖脸发射过来的实心弹、霰弹、链弹让朝军知道了什么是死亡的恐惧。而且等他们好不容易突破了郑军炮击线,等着他们的却是郑军排铳引发的新的金属风暴。

“就在现在。”正当北朝鲜军在郑军构筑的火网中挣扎的时候,躲在朝军背后的东蒙马队似乎找到了出击的时机,桑噶尔在马上大声疾呼道。“成吉思汗的子孙,阿弥陀佛庇佑你们,杀光那些南蛮子,出击!”

四千多只马蹄上下纷飞着,隆隆的敲打着地面,引起一阵无形的涟漪。

“来了。”早有准备的何叔治感受到了大地的波动,面无表情的下令道。“变阵!”接到命令,两个突前的团很快变成空心方阵,六门火炮也被拖上骡马拉了回来明郑之我是郑克臧。“命令一旅一团和二旅二团做好前压的准备”

郑军的排铳因为正面收窄而变得稀疏起来,但北朝鲜军却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突进,反而被背后响起的马蹄声而下意识的向两边溃散开去。

“混蛋!”冲着最前头的古乃是阿荣旗内的一名台吉,作为台吉他是没有领地但有几名替自己放牧的属丁的,正是如此,过着不上不下的日子的他才起意到朝鲜来捞一票,不过钱财是捞到一些了,但有没有命享用却要看今天的结果,因此他对面前怯弱的朝鲜兵甚是不满,但不满归不满,接下来却只能靠自己了。“是勇士的就跟我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