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 (第1/4页)

“咱们来说总是机会。”刘翎看似猥琐的眨了眨眼。“咖喱妹玩腻了,说不得要玩玩黑妹和鬼妹,听说大食和波斯女子更有风情,少不得有机会也要尝一尝”

房云春大笑道:“别到时候一群杂种小子都管你叫爹,那就大发了。”

“我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留身。”刘翎笑呵呵的回应道。“就算真有那么一天了,也没什么打紧的,按照圣谕说,那叫布国威于海外万邦。”

房云春笑得直不起来腰来:“刘家哥哥,有你这样篡改圣上之意的吗?这可是大不敬。”

“去tmd大不敬,天高皇帝远,骂骂这老小子又能怎么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房云春的声音太大了,结果他的话引起了边上一桌的共鸣。“再说了,武成皇帝当年对明室不也阳奉阴违嘛,为什么他做得咱们就做不得。”

“慎言。”刘翎看到房云春有回应之意,立刻上前阻止。“咱们还指望着凌牙门的庇护。”

房云春还没说话,边上那一桌有人跳了起来:“怕什么,大不了,老子一路西去,去了天竺去大食,据说天竺洋的西南面是那些昆仑奴的来处,咱们或许也能在那里自立门户。”

“去昆仑奴的老家?说起来容易。”刘翎站起来看了看边上几人。“你们有针路吗?你们知道有几程水路吗?你们知道泰西夷船每走一次要死多少人吗?什么都不知道,就想着独立门户,真是大言不惭”

边上人被刘翎骂走了,倒是房云春双眼露出一丝精光来:“刘家哥哥,其实依我看,刚刚那些人说的,不是不可能”

521。庄票

捏在郑克臧手中的四海庄票其实是一张长为五寸四分、宽为二寸七分的多层黏合纸,其底色为桃红色,看上去非常喜气。

庄票正面右上角是一方阴文小印,内有“四海钱庄”四个小篆文字。

篆印的边上是一行从右往左用正楷书写有“钦命照准发行”六个略大的文字。

楷书的左端则是两面篇幅不大的、交错印刷的兰(明)黄兰的皇室旗以及兰(土)黄兰的华夏国旗。国旗的下方是由上至下书写的“值当现银二十贯”几个隶书文字,隶书的右侧则是一艘劈波斩浪疾行而来的夏军快船。快船的天顶靠近小篆印文之处是高升的旭日正散发着无尽的光芒。在快船的右下端是一行十二字的编码,以用来作为防伪识别之用。

将庄票翻过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兰花底纹上加盖的一连串的官府大印,从右到左依次是“度支衙门正堂”、“造币司印”、“国库司印”、“盐铁衙门正堂”、“税务司印”、“市舶司印”。在这六个衙门大印的上端还有一句警言“奉旨劝谕知晓:凡伪造者皆流边地”。

大印的下端则对称的印有“武成六年元月发行”和“四海通海两号联兑”的小楷。

虽然这张庄票在郑克臧眼里还十分粗糙,完全不像另一个时空的纸钞,但至少这是一个新的开始,象征着华夏迈出了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的第一步。

关键的第一步自然是不能走错的,所以郑克臧仔细的盘问道:“现在两号有多少存银,经理处据此发放了多少庄票?”

“回圣上的话,”内大臣、经理处会办大臣成仲高替身边两名钱庄总督办报告道。“如今四海钱庄总号存银一百四十七万五千二百零五贯又三百七十七文,通海钱庄总号存银一百零九万八千四百二十五贯又五百零五文,以上都是定存三年以上的长期存银,至于其他分号因为时有浮动,所以暂不计入。”成仲高顿了顿。“据此,经理处准备分三年发行四海庄票一百万贯,分四年发行通海庄票八十万贯。”

“一开始太多,后来又太谨慎了。”郑克臧连连摇头。“来人,把卓锦程唤来。”一会内库房的会办匆匆而来,郑克臧于是问道。“内库房现在有多少存银?”

卓锦程扫了扫成仲高和两名钱庄总督办,脑子不知道转了几圈之后才慢条斯理的禀报道:“好叫圣上知晓,如今内库房存银六十七万三千四百二十五贯五百五十四文,按最近三年入库情况来看,每年还可以增加十一万贯左右的存银。”

内库房里的存货自然不止这些,别的不说,征日一役,从日本掠来的百多万贯黄金中的大部分都落在华夏皇室手中,其中九成又由内库房收存,因此郑克臧的私房钱实际上要比两大钱庄的存银更多。不过郑克臧刚刚问的是存银数目,卓锦程自然不用回答其他。

“六十七万贯,那么加起来就有三百二十余万贯了。”郑克臧粗粗算了一下。“这样,经理处以每年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