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之可能!”

眼瞅着李敏铨再一次抢了风头,孟光祖可就坐不住了,也不等胤祉发话,便已满面讥诮之色地从旁插了一句道。

“孟兄所言甚是,那德、刘二人皆是圣上简拔之人,素来目无余子,又怎可能听索额图胡乱差遣,李老弟言过其实了罢?”

“嘿,夸夸其谈,实不知所谓!”

……

梁绪文与陈观照同样不愿见李敏铨得势,这一见孟光祖出言打岔,自是不愿放过打击李敏铨的机会,紧跟着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高声讥讽了起来。

“嗯?”

胤祉心中也有着与三大谋士同样的疑问,故此,虽不喜孟光祖等人的乱议,却也没出言制止,只是不动声色地轻吭了一声。

“畅春园!”

李敏铨压根儿就没去理会孟光祖等人的讥讽,自得地一笑,一字一顿地道出了谜底。

“咦?嘶……”

胤祉到底不是寻常之辈,孟光祖等人尚在疑惑之际,他已是率先回过了味来,一惊之下,顿时倒吸了口凉气。

呼……,您老总算是有所觉悟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虽仅仅只是猜测,可弘晴对此却是有着六成的把握,然则对于能否说服自家老爹,弘晴却是并无太多的把握,担心的便是自家老爹看不透个中之蹊跷,而今,三爷的惊讶之色一出,弘晴悬着的心总算是稍稍松了些,只是并不敢胡乱作态,也就只能是紧绷着小脸,做出一派淡定从容之状,静静地站立着不动。

“若真如此,当如何解之?”

胤祉虽是被李敏铨的结论狠狠地震了一下,可也没愣上多久,眉头一扬,直截了当地便追问起了应对之策。

“王爷莫急,且容属下详议之。”

别看李敏铨先前说得神气十足,其实心中却是忐忑得紧,此无它,这推论不是他自己得出的,而是从弘晴那里得来的,自不免有些个患得患失,怕的便是不能得到胤祉的认可,这会儿一见胤祉显然是想明白了事情的关键,心安之余,倒是真儿个地神气活现了起来,潇洒地一抖袖子,好整以暇地应答道。

“嗯,子诚只管往下说好了。”

三爷一向讲究礼仪,先前一惊一乍地,自觉失态不已,不禁微有些汗颜,伸手抚了下额头,自嘲地笑了笑,而后一摆手,示意李敏铨接着往下讲。

“王爷明鉴,属下先前得闻上书房议事之经过,窃以为八爷一方态度实是暧昧,实有推波助澜之嫌,是故,属下料定八爷那头必已是看透索额图之谋算,必会行将计就计之策,若是索额图不察,必为其所算,一旦如此,不止索额图本人难逃劫难,便是太子殿下也将瓜葛难脱,社稷恐真将有大患矣,能力挽狂澜者,非王爷莫属也!”

李敏铨一边简单地分析了一下八爷一方的可能之举措,一边可着劲地拍着胤祉的马屁。

“子诚言过了,本王而今尚茫茫然耳,何敢言力挽狂澜,且不知子诚有何妙策否?”

好话人人爱听,胤祉自也不例外,只是受用归受用,该假谦虚一下的时候,三爷自当表示一下,当然了,三爷也确实没想出个稳妥的解决之道,这等谦虚显然假得够可以的。

“王爷过谦了,属下以为解局之人确非王爷莫属,而关键之关键便在一人身上,这人便是当今国舅、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佟国维!”

卖关子乃是为了吊听者的胃口,可真若是吊得过份了,那听者也就该疲了,这一个度的把握相当不好处理,然则李敏铨却显然是个中之高手,且听其先是再次狠夸了胤祉一把,而后神叨叨地道破了谜底。

“嗯、佟国公?他……”

一听李敏铨说出的关键人物竟然是佟国维,胤祉不由地便是一愣——没错,佟国维位份极高,不仅是康熙老爷子的母舅,又是老爷子的泰山大人,其一族在朝在野的势力都不小,在大清有着“佟半朝”之美誉,着实是尊庞然大物,问题是佟国维前些日子便已告病在家,就连今日上书房议政都没参与,姑且不论其是真病还是假病,其坐看风起云涌之态度已是明摆着的,胤祉实在不明白为何李敏铨要如此推崇其人。

“正是其人,今领侍卫内大臣者有五,熊赐履,张英皆汉官,虽有名而无实,难与索额图相抗衡,而大阿哥又是个鲁钝之辈,此时恐尚茫然不知危机将至,实难堪大用,欲制衡索额图,唯有佟国公可为之,然,这并非关键之所在,真正紧要处么,属下以为佟国公恐是奉圣上密旨平乱之机枢也。”

前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