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臣遵旨!”

尽管已料到康熙点自己名的用意何在,可真到了旨意一出,佟国维还是忍不住好一阵的心悸,却又不敢推脱,只能是恭谨地应承了下来。

“嗯。”

一见佟国维已接了旨,康熙老爷子似乎也就没了再议事的兴致,轻吭了一声,便即起了身,伸手抚了抚弘晴的脑袋,而后大步便行进了后殿之中。老爷子这么一走,事儿便算是告了个段落,殿中诸人自也不好再多逗留,就这么各自打道回府了事……

“……,夫子,事情便是如此,皇玛法好端端地让学生去户部帮办,却不知其意何在?学生不明,还请夫子指点迷津。”

议事一毕,三爷还得到刑部交接案子,弘晴也就得了自由,但并未去旁的地儿,而是直接回了府,找到了陈老夫子,一口气将所有事宜详细地介绍了一番,末了,满脸不解之意地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你不过一探路石罢了,陛下真正要派去管部的是一众阿哥们,此举用意明摆着有二,其一,分太子之势;其二么,陛下这是真打算赛马了。”

老夫子看问题显然比弘晴要深入了几分,一口便道破了个中之蹊跷,当然了,这也跟老夫子是旁观者清不无关系。

探路石?厄,也对,不管咱做得好还是不好,老爷子都能顺理成章地将众阿哥们往各部里派了去,如此一来,可就挖着了太子的根基,而阿哥们看到希望之余,势必也会全力经营各部,一通子赛马下来,谁高谁低岂不就分明了去了?

弘晴本就是长于谋算之辈,被老夫子这么一提点,立马便醒悟了过来,心中压着的大石头一落地,嘴角边立马便露出了丝笑意。

“好了,事已了,该跑圈去了。”

弘晴显然高兴得太早了些,没等他的笑意转化成笑容,老夫子下一句话已是如当头浇下的凉水一般,顿时便令弘晴傻在了当场……

第95章 下马威?(一)

老爷子的诏书下得很快,弘晴归京的第二天,诏书便已到了诚郡王府,表彰之辞不老少,赏赐之言其实就两条——一是赏三爷食亲王禄,二是着固山贝子弘晴到工部帮办,除此之外,再无其余,往日里常有的啥皇庄、金银珠宝之类的赏赐连影子都没见着,纵使如此,三爷的脸上也已是笑开了花,大赏了全府老少一番不说,自个儿还痛饮了一场,若不是担心有人说闲话,三爷怕是恨不得大宴宾客,好生闹腾上一回了。

兴奋么?有那么一点吧,但绝对不会太多,只因弘晴很清楚工部的事儿断没那么简单,不说那些积年老吏有多难缠,也不说工部事宜有多繁琐,就说工部尚书萨穆哈那只老狐狸,就不是轻易能对付得了的,要知道那厮号称工部不倒翁,前后历任四届工部尚书,加起来在工部已是整整经营了近二十年的光阴,若不是因着过于亲近太子之故,按其资历,早该是大学士一级的人物了,就弘晴眼下这么个贝子身份的王府世子,要到工部那口锅里捞饭吃,显然大不易,然则,话又说回来了,弘晴之所以挑了工部,而不是肥的流油的户部,自有着自个儿的考虑,却也不是无的放矢。

工部号称总掌天下之营造,设四司一库——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除四司外,清设有制造库,掌制造皇帝车驾、册箱、宝箱、仪仗、祭器等;节慎库,掌收发经费款项;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数及稽核、供销京城各坛庙、宫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虽排名六部之末,可所管事务之多却是六部之首。

工部的事情一多,问题就多,契入的机会也就多,而这正是弘晴挑选工部的最根本理由之一,其次么,那便是康熙老爷子对工部弊端多多已是大为不满,近年来就没少下诏叱责萨穆哈办事无能,之所以一直没将其撤换下去,一者是萨穆哈老奸巨猾,将工部经营得铁桶一般,小问题虽是暴露了不少,可大问题却基本上遮掩得严严实实地,让人抓不到甚把柄,再者,太子不断为萨穆哈说好话,也是其能逍遥至今的根由之一,若是弘晴能在工部翻出些浪花来的话,老爷子那头只会欢迎,而绝对不会见怪,至少是心中断然不会怪罪弘晴的孟浪;至于第三个原因么,那便是弘晴去工部还夹带着自个儿不可告人的私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