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曹大人请坐,本贝勒今儿个不请自来,多有打搅了,还请海涵则个。”

弘晴虽久闻曹寅大名,可真说到交往么,也就是这段时日上下朝时照过几面而已,并不曾交谈过,心里头对曹寅的品性还真不甚了解,这会儿说起话来,自也就客气得很,虽谈不上拒人千里之外的生分,可谨慎的小意却是难免。

“不敢,不敢,小王爷能来,实下官之幸也,您请坐,来人,换香茶!”

曹寅虽隐隐猜到了弘晴的来意,可在弘晴没有说破之前,他也不敢直接去问,也就只能是在待客的礼节上下功夫,恭恭敬敬地将弘晴让到了上首坐定,又咋呼着下人们赶紧换上新沏好的香茶,好一通子忙碌之后,这才恭谦地坐在了弘晴的下首,为示敬意故,还不敢坐实了,斜着只坐了半边的屁股,摆足了下位者的姿态。

“不瞒曹大人,本贝勒今夜前来,只为清欠一事,且不知曹大人对江宁织造亏空五十九万七千八百两银子一事可有甚章程否?”

这一见曹寅如此谨慎小心,弘晴便已知其十有**已猜知了自己的来意,也就懒得多加寒暄,这一开口便直奔了主题。

“这……”

曹寅历官多年,在往来应酬上自是颇有一套,本以为弘晴即使要谈正事,总也得先迂回寒暄上一番才是,却浑然没想到弘晴会如此的直截了当,不由地便是一愣,一时间还真不知说啥才好了的。

“曹大人不必担心,本贝勒也就只是一问而已,曹大人有甚便说甚好了,就当是闲聊也罢。”

弘晴等了等,见曹寅沉吟了半晌,都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眉头立马便是一扬,笑吟吟地出言开解了一句道。

“唉……,下官惭愧,还请小王爷指点迷津。”

闲聊?这等生死大事,曹寅又怎敢以闲聊处之,奈何弘晴的话都已是挑明了的,他也不好再保持缄默,也就只能是作出一副为此事所苦状地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轻巧的一句话便又将问题反踢回了弘晴的脚下,显然是打算先探探弘晴的底,而后再另作计较了的。

第210章 再访皇华驿(二)

老滑头!

望着曹寅脸上那惟妙惟肖的痛苦神色,弘晴忍不住便腹诽了一把,心下里却是暗自警醒了起来,概因曹寅可不是寻常地方大员,也不似巴锡那等忠直之辈,要想欺之以方,可能性显然大不到哪去,万一弄巧成拙,反倒不美。

“不敢言指点,本贝勒只是好奇曹大人的抉择而已,呵,这么说罢,不知曹大人是想一劳永逸地解决亏空之事,还是打算图一时之安稳以致祸及子孙呢?”

跟曹寅这等油滑的老官僚兜圈子实在是太费事了些,尽管弘晴不差那么点虚与委蛇的口才,但却并无此必要,毕竟双方如今可以算是一条线上捆着的两只蚂蚱——倘若不能将江宁织造的亏欠一事解决彻底的话,三爷一方固然会有不小的麻烦,可曹寅也别想讨到好去,毕竟老爷子与曹寅的私人关系再好,也断不可能因曹寅一人而影响到整个清欠大计,从这个意义来说,双方可谓是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弘晴自是无必要多绕甚弯子,直截了当地便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

“下官愚钝,还请小王爷明言。”

曹寅虽不敢小觑弘晴,可先前大体上也是虚与应付的成分居多,也就只是想听听三爷那头究竟有甚安排而已,其实本心里并没真打算与弘晴深谈下去,然则这一听弘晴如此说法,心弦不由地便是一震,再不敢有甚轻忽之心,恭谦地欠了下身,神情慎重地应答了一句道。

“曹大人客气了,以您之圣眷,此番纵使在亏欠一事上别无表现,皇玛法也断不会有所为难,顶多也就是稍加训斥,容后再议罢了,说起来,于曹大人本身该是无甚关碍的,然,祸根不除,后患又岂能平哉,须知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生老病死乃世间常情也,曹大人该不会想着自己逍遥一生,却落得个子孙颓败罢?”

对待曹寅这等老官僚,不将其内心里的防线轰破,后头啥事儿都别想其能真心配合,这一点,弘晴自是有数得很,自是不会给其留下丝毫侥幸的念想之可能,毫不客气地便指出了曹家若是不配合行事的话,将来的下场必定悲催无疑。

“这,这……”

曹家本就是一大家族,如今开枝散叶之下,更是人丁众多,身为族中主事者,曹寅身上的担子极重,自然不能只顾自己而不顾身后的庞大之家族,原本还指望这能靠康熙老爷子的圣眷渡过此劫,可一听弘晴如此分析,心底里的最后一丝侥幸也就此幻灭了去,脸色瞬间一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