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嗯,此人心性手段无一不狠,更兼狡诈过人,而今既是将虞衡清吏司推了来,必有后手无疑,小王爷万不可轻忽了去。”

正所谓最了解你的不是朋友,而是死敌,陈老夫子无疑对李光地有着刻骨的认识,一语便道破了李光地此举背后的用心之所在。

“师尊所言甚是,那虞衡清吏司事多且杂,内里官吏又良莠不齐,要想做到万无一失,实是难能,窃以为须得先下手为强,不知师尊可有何教我者。”

自打圣旨下了之后,弘晴便没少与陈老夫子沟通,自是早就议过了李光地可能的动作,只是未到确定之际,倒是没就对策深入探讨过,而今,局势已明,李光地真就是不怀好意而来,弘晴自是不打算坐以待毙,反击也就成了必然之选择,只是这等反击该从何处入手却尚颇多的疑虑。

李光地人品虽是不行,可当官却很是在行,历任诸职皆能有所建树,算得上朝中难得的能吏,又不甚贪,加之善揣圣意,圣眷极隆,自康熙十九年以来,没少遭人弹劾,其中不少已算是证据确凿的罪与过,却都被老爷子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开去,愣是不曾处置过李光地的过失,倒是弹劾于其的诸多官员皆没个好下场,似这等样人,要想扳而倒之,又谈何容易?实际上,若不是彼此立场无可调和,弘晴是断然不愿与其走到对立面上去的,奈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还真就应了那句老话——不是冤家不聚头!

“此事不能急,急则必乱,那厮要整,小王爷姑且让其先整了去,是是非非总有公道,不动则已,一动便须得一剑封喉!”

陈老夫子一生孤苦,皆是拜李光地所赐,若不是轻信了这个总角之交的话,以陈老夫子之大才,台阁之上必有其大位,若论恨意,就没谁比陈老夫子更想扳倒李光地了的,然则陈老夫子到底是当世有数之智者,自不会被私仇蒙蔽了双眼,哪怕已是决心动手复仇了,依旧是冷静得很。

“师尊所言甚是,先让其猖獗也好,这么点小委屈,弟子还能承受得住的,只是这一剑封喉又该从何着手方好,还请师尊明训。”

弘晴自是清楚李光地接下来一准会不断地在公务上找碴,以达成败坏弘晴威信之目的,这是早就已预料到之事,尽管有些不忿,可为了大计故,弘晴倒也不怕受些委屈的,可说到一剑封喉之策么,弘晴就有些个力不从心了,办法不是没想过,实际上,早在圣旨下达的那一刻,弘晴心里头便已在转悠着这么个念头,只可惜诸般算计推演出来的结果都不算太理想,一旦打蛇不死,那后果可就不堪了去了,有鉴于此,弘晴自是须得谨慎再谨慎。

“此事并不难,为师此处有份奏本,你且自看了便知根底。”

陈老夫子显然早就有所准备,弘晴话音刚落,他便已从大袖子中取出了本尚未蒙上黄绢的奏本,一抬手,递到了弘晴的面前。

“……”

弘晴伸出双手接过了奏本,飞快地过了一番,心头猛地一突,面色瞬间便精彩了起来,愣了半晌也没说出句话来。

第295章 来日方长

炮子库,工部下属之机构,专一用来收储废铁炮子之所在,位于安定门外北郊的僻静处,建有大型库房四座,占地面积足足有百余亩方圆,早年间也曾有过喧嚣的时候,可自打葛尔丹被平灭之后,朝廷铸炮渐少,报废的炮弹自也就更是寥寥,偌大的炮子库也就渐见萧条,直到三年前,戴梓以郎中之衔前来炮子库挂名,此处方才恢复了些生气,每隔一段时日,总有大量的钢铁、火药、木材等物资运进库中,但却只见进,却甚少见有物资运出,时不时总有着轰鸣声从内里传出,这等情形无疑很引人遐思,然则无论是何人,只要是没有弘晴亲自签发的手谕,都别想靠近炮子库半步,但凡有敢靠近者,总会被往来巡视的工部兵丁所警告,再敢擅闯者,那便是杀无赦,戒卫之森严,已俨然不下户部银库之所在。

今儿个的炮子库戒备同样森严无比,所不同的是库房的大门外挤满了人,为首者赫然正是炮子库郎中戴梓,其后整整齐齐地排着数列大小官吏,所有人等神情虽各异,可却尽皆屏气凝神地眺望着道路尽头的转角,一股子紧张的气息便在这等寂静中弥散了开去。

“来了。”

“来了。”

……

大道远端的拐角处,一阵烟尘大起中,一队骑士簇拥着一辆豪华马车疾驰而来,原本静静站立着的大小官吏们见状,立马便是一阵的骚动,紧张之气氛不单没减,反倒是更浓了几分,不为别的,只因要来的正是素有“官场屠夫”之称的多罗贝勒弘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