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父王明鉴,此事既是涉及帝陵,若不查个水落石出,皇玛法处恐难交待得过去,与其让齐世武那厮去胡搅,倒不若孩儿自去查个究竟为妥。”

弘晴多精明的个人,哪怕三爷不曾说出口来,他也能知晓三爷到底在担心些甚子,左右不过是怕弘晴此去会落入太子的圈套中罢了,问题是就算不去,就一准能躲过此番问责么?只怕不太可能,此无他,老爷子既是要收权,那就不可能会不支持太子打压诸阿哥势力的行动,哪怕弘晴这些年来屡立奇功,可在帝位的稳固面前,却也同样不值一提,但消露出了丁点的破绽,就算太子不推波助澜上一番,老爷子也会做出收权的举措,真要想避免此事,除了将此案彻底查个分明之外,还须得诸方势力联手方可,前一条弘晴虽无十足把握,可却也无惧,至于后一条么,一时半会还真没甚主张的,自是不想急着说将出来,倘若乱了三爷的心,反倒不美了,故此,面对着三爷的疑惑,弘晴也就仅仅只是简单地解说了一下自己亲自去查案的必要性。

“唔,晴儿可有把握么?”

帝陵一事牵扯实在是太大了些,纵使弘晴已将话说得如此分明了,可三爷还是放心不下,这便沉吟地追问道。

“孩儿自当勉力以为之。”

案子是必须去查的,可真说到把握么,弘晴还真不敢作出甚保证的,概因帝陵营造虽名义上归屯田清吏司管辖,实际上却是个独立单位,而那位涉案其中的营造主官春晖虽顶着个工部侍郎的官衔,其实却少有到工部办公的时候,弘晴与其也就仅仅只是见过几次面,对其自是谈不上有甚了解可言,至于下头那些负责具体督造事宜的大小官员么,就更是连面都不曾见过,要去这么个地儿查案,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纵使弘晴再如何自信,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敢胡乱夸口,只能是含糊其辞地回了一句道。

“嗯……,夫子,先生,您二位对此可有甚章程否?”

面对着这等不去查案肯定要遭栽赃,去查案,又肯定会遭遇麻烦的棘手局面,三爷实在是有些个束手无策,沉吟了半晌,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无奈之下,也只好将问题抛给了端坐在侧的陈、李两大谋士。

“王爷明鉴,属下以为此案必须去查,若不然,恐易遭小人构陷,且以小王爷之大才,又有甚案子破不得的,一旦真相大白,不单无过反倒有功,纵使太子再如何不甘,也断难借题发挥了去。”

李敏铨对弘晴之能有着近乎于盲目的信心,加之同样未曾体悟到四爷骤然朝太子发难的意义之所在,此际进言起来,自也就不免有些就事论事的短视。

“嗯,夫子以为如何?”

三爷原本对此事就无甚主见可言,此际一听李敏铨说得颇为有理,心中自是不免意动,只是此事太过重大,三爷实不敢轻易便下个决断,这便侧了下头,将问题丢给了默默不语的陈老夫子。

“四爷还真是选了个好时机么。”

陈老夫子不开口则已,这一开口便是句没头没尾的话,顿时便令房中三人尽皆愣在了当场。

“嗯?先生此言何意?”

三爷愣了好一阵子,也没能搞懂陈老夫子所言指的是甚事,没奈何,只好苦着脸地发问了一句道。

“小王爷怎么看此事?”

陈老夫子并未出言解说,而是将问题踢给了弘晴,显见是有考校的意味在内。

“回夫子的话,学生以为四叔此番大闹东宫应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意为之,若是学生料得不差的话,这恐是在向父王以及八叔发出联手之信号。”

早在四爷突然杀至毓庆宫之际,弘晴便已是起了疑心,只是当时并未想出个所以然来,可有了陈老夫子先前的提点,以弘晴的推理能力,自是很快便悟透了关窍之所在,此际听得陈老夫子见问,回答起来自也就自信得很。

“联手?什么联手,说清楚点。”

弘晴这么一说,李敏铨倒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可三爷却依旧还蒙在鼓里,就宛若在听天书一般,当即便有些不耐了,紧赶着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父王明鉴,此番皇玛法之所以下江南,无外乎是为太子整肃朝纲腾出空间罢了,要的便是借太子急欲稳固自身之由头来打压诸方势力,不止八叔,您也在其列,至于四叔么,同样不会例外,此一点,想来四叔也是看出来了的,而今太子手握监国之大权,政务尽操其手,若欲与之争斗,单独一方皆无法成事,唯有联手而为,方能确保无虞,只是各方皆心怀鬼胎,联手一说,实难也,唯心照不宣耳,四叔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