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 (第1/4页)

月不见了,这一相聚之下,彼此间自是须得好生寒暄上一回,弘晴自也不例外,一登上了旗舰的甲板,便与先行赶到的众将们笑闹了起来,正自乐呵间,就见老十三的中军官晖武领着两名戈什哈急匆匆地找了来,紧赶着传达了老十三的命令。

“嗯,知道了。”

老十三有召,弘晴自不敢稍有耽搁,应了一声之后,又与孙明绪等诸多相熟的将领们打了个招呼,而后方才随着那名中军官一道向船长室赶了去。

“大帅有请!”

弘晴在船长室外并未等候多久,前去通禀的晖武很快便又转了回来,但见其朝着弘晴比了个请的手势,恭敬地道了请。

“有劳了。”

晖武原本乃是老十三的侍卫队长,武艺虽不算高强,可服侍老十三却已是多年了,从老十三在阿哥所时起便跟在了老十三的身边,对此等样人,弘晴自是不敢轻忽了去,客气地逊谢了一句之后,这才缓步行进了舱室之中,入眼便见老十三背对着舱门,正俯身在大幅海图前,手拿着支炭笔,比比划划个不休,弘晴自不敢多有耽搁,这便紧赶着走到了老十三的身后,恭谨地行了个军礼道:“小侄参见十三叔。”

“免了罢,再有两日航程便要到地头了,对首战,尔可有甚想法么?”

尽管已听到了弘晴的见礼声,然则老十三却并未从海图上移开视线,头也不回地招了下手,直截了当地便问了一句道。

“十三叔明鉴,您如何吩咐,小侄便如何去打!”

要说对首战的想法,弘晴自不会没有,实际上,早在数年前谋划东征倭国之际,弘晴便已算计过多回了,而这两月来的海上行军之际,闲极无聊的弘晴更是将此番战事反复推演过无数次,心中自是早有定策,不过么,弘晴却并不打算急着说将出来,毕竟老十三才是主帅,喧宾夺主的事儿,弘晴可是不会去做的。

“滑头,说罢,少跟爷装蒜。”

老十三对弘晴这等推脱的话语自是半点都不信,没旁的,这支新军的组建乃是训练大纲的撰写可都是弘晴一手谋划出来的,叔侄俩就军务早不知探过过几回了,老十三又怎会不清楚弘晴在军事上的才干如何,这便一皱眉,没好气地骂了一句道。

“嘿,十三叔真想听,那小侄说便是了。”弘晴这回没再多谦让,三两步走到了大幅海图前,笑呵呵地开口道:“十三叔您看,蒙元两度攻倭国,皆贪海程之便,走的是对马海峡,取直线攻九州,看似合理,其实不过是取败之由也,纵使不遇风暴,也是必败之局,此无他,跨海作战,难有后援可言,九州一地不过倭国边角也,纵使取之,也难伤倭国根基,反倒会引得倭国大军源源而来,以孤军战之,虽百胜之师,久后必疲,疲则必败无疑也,故,小侄以为另辟蹊径方才是制胜之道也,今我军取道大阪,看似路途远了三倍有余,然,只消一上岸,便可直捣倭国之都——京都,此策乍看有些冒险,实则却是无虞,概因我军战力之强,远非倭国生番可比,万余铁军足可灭敌十数万之众,待得一举拿下了倭国之都,其无首也,横扫不难,此即小侄所谋之策,十三叔该是早已看出了的,至于首战么,窃以为当以歼灭倭国水师为要。”

“嗯,接着说!”

弘晴所言的总体战略说穿了就一个词——奇袭,具体内容老十三早就已从孙明绪处得知——当初大军即将出征之际,孙明绪坚持走远路,奇袭大阪,陆军将领中不少人都提出了反对的意见,皆言先取九州以为根基,再行扩张,确保大军之安全为上,是时,老十三专断了一把,并未与诸将们多作解释,便同意了孙明绪的进军建议,此无他,老十三虽不曾追问根底,却知晓此必是弘晴的主张,加之老十三自己也是这么个想头,事情便就这么定了盘,事后,老十三也从不去问弘晴个中缘由何在,概因他自己心中早有定策,正因为此,此际听得弘晴道破了取此奇袭之策的根由之所在,老十三自是一点都不感到惊讶,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轻吭了一声,摆手示意弘晴接着往下阐述。

“十三叔明鉴,倭人一向好勇斗狠,又狂妄自大,知我军来,其必会出战,然,其勇也有限焉,若是我大军齐齐出动,就倭人那点水师,恐将惊惧不已,倘若龟缩于港口附近,实不利我军之登陆也,故,小侄以为当引蛇出洞为上上之策。”

弘晴自信地一笑,将早已谋定之计简略地道了出来。

“嗯,说具体些。”

老十三依旧不曾表态,只是双眼却是眯缝了起来,内里精光闪烁不已。

“十三叔请看,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