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 (第1/4页)

打算从招商中取得治水修路的资金之想法势必有着破产之可能,再一联想到中央银行在其中的作用,自不免令弘晴为之头疼不已的,好在城府深,倒也不致带到脸上来,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追问了一句道。

“回王爷的话,消息应当不假,乃是‘汇存钱庄’掌柜萧陆丰亲口所言,其跟前侍候着的账房管事萧一风即是我帮中人,属下已加派了人手,紧盯着那帮钱耗子。”

事关重大,刘思泽自是不敢有所含糊,这便紧赶着将消息来源禀报了出来。

“嗯,严加监视,切勿打草惊蛇,去罢。”

刘思泽乃是弘晴的绝对心腹,他的话,弘晴自是信得过,自不会再喋喋不休地往下追问,这便一挥手,神情平静地吩咐了一句道。

“喳!”

刘思泽跟随弘晴已是多年,自是清楚此事重大,哪敢多有迁延,紧赶着应了一声,便即匆匆地走了人。

事情棘手了!

别看弘晴的脸色似乎平静如常,其实内心里却已是滚开了锅,没旁的,只因他很清楚那帮钱庄老板之所以会如此行事固然有利益驱使的因素在内,可更多的恐怕是弘历在其中搞鬼,至于八爷那一方是否也参与了其中,却尚难逆料,可不管八爷那头情形如何,光是眼下这等局面就足够弘晴头疼的了——弘历在工部虽始终不曾站稳住脚跟,可毕竟是帮办的身份,在工部好歹也呆了数年,手下虽寥寥,却也不是没有,加之还有陈不思等几个八爷一方的掌印郎中在,工部里的动静断然瞒得住其,很显然,招标的文书十有**已被弘晴知晓,若不然,其也不会整出这么场围标的阴谋。

怎么办?

敌在暗,我在明,形势显然不甚有利,偏生那帮子钱庄老板不单有钱,人面也广,轻易碰触不得,再说了,这帮家伙也没犯法,想抓人都没个借口,而要想拒绝这帮钱耗子入围么,总得有个由头不是?硬挡肯定是不行的,倘若真拒绝了这帮人的入围,弹章只怕就要漫天飞了,况且也拦不住——那些个钱庄老板只须找些代言人入围,就足以将招商一事彻底搅个稀烂!

“来人!”

弘晴在办公室里来回转悠了好一阵子,却还是没能想出个头绪来,正自心烦气躁之际,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闪了出来,身子猛然一顿之下,已是有了主张,但见弘晴嘴角一挑,已是露出了个戏谑的微笑。

“末将在!”

弘晴这么一招呼,侍候在门外的李敏行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从屏风后头转了进来,高声应了诺。

“去,请沈侍郎即刻来此。”

弘晴没甚废话,直截了当地便下了令。

“喳!”

李敏行恭谨地应了一声,而后一旋身,大步行出了办公室,自去请人不提。

第520章 张良计与过墙梯(一)

天将六月,气温已是高得惊人,可却挡不住商贾们求财之心,这不,离着六月二号还有数日呢,有心投资工部发明的各地客商大多便已赶到了京师,一时间,各大客栈人满为患,每日里也不知有多少人奔走权贵门下,试图找到先行拿到项目的门路,可惜银子没少花,却没见谁能办成事的,不为别的,只因此番主持招商的人可是有着“官场屠夫”之称的弘晴,哪怕是再牛的主儿也没胆子往弘晴跟前凑,若不然,碰一鼻子灰倒是小事,万一要是被弘晴给记住了,秋后算起账来,那乐子当真小不到哪去,于是乎,满京师里就这么噪杂地纷乱着,无数人都在翘首盼望着工部那头能早些拿出个实际的章程来。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工部衙门就投标发明一事正式出了公告,刊登于《京师时报》头版上,明确规定所有欲参与投标者,都须于三日内到工部衙门拿入场号,为防宵小之辈浑水摸鱼,一家商户只能拿一个号,准三人入场,押金两千两银子,无论中标与否,会后押金皆准予退还,另有此番招投标的二十七项发明之简介明列报上,但却并无投标程序之明文,也无中标后当如何运作之相关规定。

两千两银子自然不是小数目,不过么,对于敢来竞标的商贾而论,却压根儿就不值一提,自没谁会因这等门槛而犯难的,这不,报纸方才一发行,工部衙门口已是排起了长队,愣是从衙门口排到了南大街上,那等人挤人的盛况令各部官员们全都为之咋舌不已,半天都不到,工部里收到的押金便已是超过了三十余万两之巨,众工部官员们当真是数钱数到了手抽筋。

这世上的事儿总是有人开心有人烦,工部的官员们面对着如潮的商贾,自然是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