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 (第1/4页)

“回皇玛法的话,孙儿所言句句是实。”

这一见老爷子似乎有着雷霆大发之迹象,三爷的脸色瞬间便已是煞白一片,拢在袖子里的双手也已是情不自禁地哆嗦了起来,然则弘晴却依旧沉稳得很,应对间丝毫不见半点的慌张之色。

“是么?卢柳鸣!”

老爷子脸色阴沉地盯着弘晴看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阴冷地吭了一声,不过么,还是不曾有所发作,仅仅只是寒着声地点了卢柳鸣的名。

“微臣在!”

听得老爷子点了名,卢柳鸣的心中立马便滚过了一阵激动,没旁的,就他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本来是没资格参与到这等高规格的养心殿议事中来的,别说参与了,就算旁听的资格都欠奉,而今,他不单来了,还将在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这就已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只要能当场驳倒弘晴,辉煌的前程自当唾手可得,一念及此,卢柳鸣全身的血液都就此沸腾了起来,好在心中还有着一丝的清醒,未曾忘了礼数,但见其几个大步便从队尾处窜了出来,疾步抢到了御前,一头跪倒在地,语带颤音地应了一声。

“尔不是要弹劾仁郡王么,朕将人宣来了,尔有甚要说的,且就说好了。”

老爷子瞥了卢柳鸣一眼,却并未叫起,仅仅只是寒声吩咐了一句道。

“是,微臣遵旨!”

老爷子没叫起,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那便是对卢柳鸣妄自弹劾弘晴的作法不甚满意,这一点,在场的众人都能看得通透,唯有卢柳鸣是个例外,没旁的,只因他不过就是一新晋御史罢了,除了大朝之外,难有近天颜的机会,自是无法体悟到圣心之所在,所谓无知者无畏便是如此。

“臣,山西道监察御史卢柳鸣有本上参,臣欲弹劾仁郡王为一己之私怨,公然挑唆诸多商号行挤兑事宜,导致‘日升钱庄’惨遭挤兑,因之引发举国之灾,据查,在挤兑浪潮发生前一日,仁郡王所拥有之‘麒麟商号’太原分号就曾巧立名目从‘日升钱庄’调走二十万两现银,次日,又挑唆程记商号’掌柜程纯贡、‘宁成商号’掌柜万德山等一干商号联手而动,从‘日升钱庄’调走现银二十九万八千余两,以致‘日升钱庄’现银不足,无法应对正常之汇兑,从而引发此番席卷全国之风波,诸般迹象皆可明证此事与仁郡王有着不可推卸之干系,所造成之损失无以计数,其罪不小,当彻查!”

卢柳鸣此番之所以跳出来弹劾弘晴,虽是有人在背后主使之故,可也不乏他自己想要凭此一鸣惊人之想法,或许后者的成分还要更高一些,正因为此,卢柳鸣压根儿就没注意到老爷子眼神里那几乎难以看得清的厌恶之光芒,自以为是地认定自个儿表演的机会来了,谢了恩之后,便已是长篇大论地弹劾了弘晴一番。

“晴儿,尔可有甚要说的么,嗯?”

老爷子固然对卢柳鸣无甚好感,但却绝不会因个人好恶而耽误了正事,毕竟此番挤兑风潮来势太过迅猛与蹊跷,影响也着实是太恶劣了些,不将内里的蹊跷搞清,老爷子又岂能安心得下,道理么,很简单,倘若这等挤兑风潮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掀动,那大清的社稷又岂能安稳得住,正因为此,老爷子此番才会狠厉地训斥了李光地与弘历,强令中央银行必须在十日内平息此番风波,也是出自同样的考虑,老爷子才会默许了卢柳鸣对弘晴的弹劾,倒不是真相信弘晴会居心险恶到那般地步,可老爷子却是相信事情必然与弘晴有关,老爷子想知道的便是弘晴在此事里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疑人偷斧者,不外如是也。”

卢柳鸣唧唧歪歪地扯了一大通,可弘晴倒好,仅仅只是给出了句简单至极的评语,语气虽平淡,内里却满是不屑之意味。

“嗯?”

一听弘晴这般答法,老爷子的眉头立马便是一扬,语气不善地冷哼了一声,显见对弘晴这么个答案不甚满意。

“陛下,老臣以为仁郡王此乃虚言狡辩也,似此祸乱我社稷之恶行,实不可忍,当彻查,以儆效尤!”

老爷子这么声冷哼一出,李光地立马便跳了出来,毫不客气地便是一顶大帽子狠扣在了弘晴的头上,大有不将弘晴就此整倒誓不罢休之意味。

嘿,这老梆子还真就跳出来了,来得好,爷今儿个不将你拉下马来,这事儿就不算完!

李光地这等扣帽子的行径当着恶毒得很,殿中诸般人等自不免为之哗然一片,可弘晴却是并不为所动,不单不慌,心下里反倒是欢迎得很,没旁的,弘晴费尽心力安排了如此一场大戏,固然是为了整肃大清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