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部分 (第1/4页)

子那头一准会有看法,而这,却是张廷玉无法承受之重,奈何眼下弘晴手握诸多证据,张廷玉自是无法阻止弘晴的出手,可却想着将事态再往低调上一些,这便沉吟着跟弘晴打起了商量。

“张大人所言颇是有理,值此新春将至之际,若是干戈过甚,却也不妥,这样好了,勒席恒固然不可恕,段瑞远、卓尔罗这二人也不可轻饶了去,今番庭审,便以此三人为限,至于其余诸般人等么,就姑且放过,以观后效,倘若将来还有再犯,那就休怨本王下手无情了!”

弘晴要的只是立威,倒是没打算让张廷玉太过难堪的,之所以拿出如此多人的名单,为的不过是逼张廷玉配合着上演一场立威的大戏罢了,至于该拿下多少官员么,弘晴倒不是很在意,当然了,拿下的官员若是太少,立威也就无从立起了的,故此,张廷玉面子虽是得给,可弘晴这回却是不打算再跟张廷玉打商量了,也不再请示,直截了当地便下了个结论。

“也罢,那就这么定了也好。”

这一听弘晴都已将话说到了这般地步,张廷玉自也没了奈何,略一犹豫之下,还是只能无奈地同意了弘晴的提议,此无他,这等结果虽是不甚合张廷玉之心意,可比起弘晴大闹吏部,拿下近半吏部官吏来说,已算是个勉强能接受的结果了的,没有主动权在手的情况下,张廷玉也就只能是任由弘晴折腾了去。

“多谢张大人援手,事不宜迟,还请张大人这就下令诸般人等一并到大堂议事可好?”

趁热打铁的事儿,弘晴素来最拿手,此际张廷玉既是已有了抉择,弘晴自是不会给其留有反悔的余地,这便朝着其一拱手,言语客气地出言催促了一句道。

“嗯,来人!”

弘晴这么句请示看似客气,可内里却满是逼迫之意味,此无他,召集诸般人等议事的命令由谁来下可是大有讲究来着——弘晴身为帮办王爷,自然也有权下达召集令,可如此一来,出了甚事,那都是弘晴一人去负主要责任,可若是由张廷玉来下令,再由弘晴来唱大戏,那就成了弘晴与张廷玉两人的共同责任,毫无疑问,弘晴此举就是要将张廷玉硬架上马车,对此,张廷玉虽是心知肚明,可人在屋檐下,却又岂能容得张廷玉不低头的,纵使有着再多的不满,张廷玉也只能是照着弘晴的意思办了去。

“属下在!”

听得张廷玉呼唤,早就恭候在办公室外的那名戈什哈自是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便行进了房中,高声应了诺。

“去,通令各司、处,所有主事以上的官员尽皆到大堂议事!”

张廷玉很明显地犹豫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咬着牙下了召集令,随着那名戈什哈的匆匆离去,整个吏部衙门当即便是好一派的兵荒马乱之情形……

第725章 收获季节(三)

年关将近,朝堂各部都忙得很,吏部当然也不例外,可不管再怎么忙,张廷玉这个吏部的老大放话说要开会,那是谁都不敢轻忽了去的,不管是在忙着写报表的,还是忙着与回京述职的官员们扯皮倒灶的,尽皆忙不迭地丢下了手中的活计,一溜烟地便向议事大堂赶了去,然则到了地头才发现情形似乎有些不太对味——值守在议事堂内外的人马并非吏部惯常的衙役们,居然竟是仁郡王府的大队侍卫,当然了,疑心归疑心,却也没谁敢提出异议的,没旁的,只因弘晴与张廷玉这吏部的两大巨头赫然早已在大堂上坐定了,一众人等也就只能是疑惑万千地纷纷上前见过了礼,糊里糊涂地各归各位。

“张相,可以开始了么?”

待得诸般官员尽皆就位之后,始终沉默不语的弘晴终于有了动作,但见其朝着张廷玉一拱手,温声细语地请示了一句道。

“王爷请便。”

事到了如今这般地步,张廷玉已算是被弘晴给绑架了,甭管心中到底作何感想,表现出来的也只能是全力支持之态度了的。

“嗯,那好,这就开会好了。”

张廷玉既已表了态,弘晴也就没再多啰唣,笑着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面色陡然便是一肃,环视了一下站在大堂两旁的诸多官员们,声线微寒地点了名:“段瑞远何在?”

“下官叩见王爷!”

段瑞远乃是文选清吏司掌印郎中,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出身,说起来与张廷玉乃是同榜进士,可官运么,比起张廷玉来说,却是差得太远了些,早年曾在地方上辗转任职,直到康熙五十二年因着机缘巧合,得了八爷的赏识,这才调入了吏部任文选清吏司郎中,后又得勒席恒全力推举,得以一举成为该司的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